毛主席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分好蛋糕,比做蛋糕更重要
各大媒体经常说:“要先集中精力做大蛋糕,然后才是分好蛋糕。”
同时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我认为这个话是将“效率和公平简单、片面地对立起来了”,难道有效率就会导致不公平?公平了就会没效率?效率要靠牺牲公平才能换来吗?这个方程式明显是有问题的,属于悖论。
毛主席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就指出:只有先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认为,“效率”和“公平”是辩证统一,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就如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一样。
在不平衡发展的今天,面对如此多的佛系、躺平的情况,说明当前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要高度关注分好蛋糕,才能促进人们做大蛋糕,只有公平了,大家才有积极性做蛋糕。这也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现有的生产关系下,只有老板或者既得利益者才会反复强调“先做大蛋糕”,因为“所有权”决定“分配权”,蛋糕做大了,老板才能分得更多。
老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是个宝啊,各种产品不是得靠老板投资组织生产吗?政府最看重的不是招商引资吗?劳动者就业不是靠市场主体吗?
这是的确是当今社会的“现象”,但是“现象”不等于“科学”。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
是的,今天“资本”可以采购物品,可以雇佣劳动力,可以促进流通,可以低买高卖,按照现在的逻辑,资本是组织生产的核心,市场主体是社会的命脉。
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问一问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不问为什么?就会陷入“资本拜物教”,就会错误地认为“资本”是万能的。
如果资本万能,那么给你一堆钞票,能在沙漠中产生水吗?能在火星中种出树吗?格力董明珠以为砸几百亿就能造出芯片,这不是愚蠢吗?!
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上,一切还是得靠劳动者用大脑和双手去创造价值啊(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却说什么“生产要素价值论”,说什么资本、土地、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是的,“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这些都是社会的现象。但是,西方经济学只罗列了这些现象而已,却从来不讲背后的原因。
对现象进行归纳,这当然是可以的,就好像百年前的老农,看到土地是平的,就否认地球是圆的;看到太阳东升西降,就否定地球绕着太阳转。
只讲这些现象,是平庸无奇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