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不能把生产力要素与生产关系要素混为一谈


1.jpg

  最近思想理论界对“资本”的问题讨论非常热闹,各种各样的见解都有。其中有一种重要观点即“资本是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笔者认为这个命题首先是逻辑上的错误,把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要素和生产关系的要素混为一谈了,其次是把根本对立的生产关系混为一谈了。

  这个命题实际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社会主义、要素等基本概念。搞清楚资本、社会主义、生产要素,首先必须搞清楚上述五个基本概念的科学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第一对矛盾。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与人结成的一定的关系。所谓要素,《现代汉语词典》解读为构成一事物的基本因素,并举例说,“汉字”都有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也就是三个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虽然是一对矛盾,但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概念。其构成因素是不相同的。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是人与物,具体些就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通称为生产资料。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不能用生产力的要素解读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即:一是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制问题),二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劳动产品的分配和消费。上述基本概念及其要素内容,目前我国出版的所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教材中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关于资本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所有思想家几乎都把资本看做“物”,看做生产资料、看做资金、货币。马克思从根本上颠覆了上述认识,认为资本不是物,资本是生产关系,是能够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生产关系。“资本”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资本既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的要素或者说资本主义的要素完全是等同的。它包括三点内容:一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二是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居于支配和主导地位,劳动者处于雇佣和被支配地位;三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只获得必要劳动创造的必要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绝对不能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物”的要素解读“资本”的要素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关系”中的要素,否则就是偷换概念、逻辑混乱。

  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经济制度,它也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生产资料归社会或集体所有,实际是归劳动者所有;二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分工不同、地位也不同,但本质上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三是按劳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不能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的要素即“物”来解读,否则也是错误的。

查看余下4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