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福利,还是剥削?——谈谈打工人的养老问题

2022-09-28 4874 2
作者: 流水线 来源: 纪卓阳

  作为打工族,找工作时都会询问用人单位五险一金的情况,这里面体现了打工人对安全的渴望,但五险一金是否真的是福利呢?这也是让打工族困惑的地方,作为缴费者,打工族每年都要面临社保缴费基数上涨的情况;作为父母,每年9月份到年底,给孩子缴纳的医保都要涨几十块,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作为新入职的小年轻,老板不缴纳公积金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广东,还要面临医保缴费年限延长到30年的恶政,这些都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在认识上始终有种误区,就是认为这些都是一种福利,是应该缴纳的,其实这里面是需要分析的。生育保险是企业缴纳的,可以算是一种福利;公积金能够当年提取,可以看作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但恰恰是资本家最想取消的(见黄奇帆和董明珠相关讲话);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缴费数量不多,对收入影响不大,是一种应急险;医保缴费不少,职工加家属,每年几千块钱,但保障价值如同鸡肋,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勒索,探讨医保的文章比较多了,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所探讨的社保是狭义上的社保,指的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缴费数额大,社会关注度高,涉及到每个人都存在的养老问题,在社会财富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养老金如何成为一个问题,又应该怎么解决呢?

  一、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源

  在封建社会,因为人均寿命短,唐代、明代人均寿命大约在50岁左右,1949年中国人均寿命才35岁,大多数人要一直劳动到死,不存在养老的问题。少部分家庭条件好的,老人依靠晚辈赡养,封建社会政府提倡孝道除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解决养老问题的考虑。至于独居又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靠政府设立少量养老机构兜底。

  资本主义早期,破产农民沦为雇佣工人,流入到城市,生活条件恶劣,人均寿命甚至有所减少,那个时候也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养老问题。到了19世纪中期之后,因为工人阶级斗争的加强,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有所限制,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条件发展也不断改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而无产阶级依然处于贫困状态,工人所获取的工资仅够维持自己及子女的生活,没有储蓄来解决自己丧失劳动能力之后的生存问题。这样工人的养老问题便随之产生。

  德国是最早设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早在15世纪初,德国的矿山和手工业作坊中就出现了民间互助互济的组织。如手工业中的行会组织,由工人自愿缴纳的会费部分用于改善生病、因工受伤或致残的工人生活,其余的用于救助鳏寡孤独、婚丧嫁娶支出。这种工人自发的互助组织在早期为老弱病残工人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