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工时时长与国家劳动者的薪资的关系

2022-10-24 2518 0
作者: 牛棚为东风所破歌 来源: 红歌会网

  导论:现阶段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长普遍高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工资薪酬远低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人均劳动薪酬收入,令人疑惑的是工时较短的劳动者工资反而越高、生活水平也高。反观我国“勤劳的劳动者”多数执行“996、007标准”等违反我国工时立法的强制性规定,劳动薪酬却远低于发达国家。笔者此次通过历史演变、国家立法、经济产业架构等方向加以解析。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时较短具备斗争历史渊源

  笔者在此论述的系即使现阶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劳动者工时较短,在其国家发展历史中也非一蹴而就的。从世界近代史1640年英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西方无产阶级劳动者为限制和缩短其劳动时长,多次向其国内掌握绝大多数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发起斗争,斗争前期充满流血、而在历史中后期随着科技革命以及文明进步,双方斗争的解决方式更倾向于资产阶级改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纺织手工场大量雇佣女工及童工,日工作时长长达12小时以上、更有甚至长达14小时以上。这一现象受到了社会主舆论的强烈谴责,但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和恶性竞争,毫无人性的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拒绝缩短工人工作时长。在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家欧文曾为了探究保护劳动者工作权益,号召各大工业国保护女工和童工,其中包含了缩短工时。 1886年国际工人协会首次提出了“8小时工作、8小时自己支配、8小时休息”的口号。针对各国的实际情况,国家也开始在立法上倾斜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各国托拉斯企业更是成为压迫劳动者的主要资本单位,造成尖锐的劳资矛盾,“争取8小时制”成为各国无产阶级劳动者斗争的口号。

  我国大多数无产阶级劳动者已丧失斗争基础,不具备历史条件。

  我国无产阶级劳动者曾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领导地位。在新中国建立后“工人阶级领导”的工人主体地位写入了宪法,并长期执行八小时工作制的工时制度。从春天的故事后我国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私有经济可公开与国营经济竞争。改革初期,各级领导片面追求高GDP,“唯GDP论”深入各级干部观念。无产阶级劳动者被迫从农村逃离去城市,接受各大腰包鼓鼓的“人民企业家”的“自愿被剥削”,难以统一斗争方向一致对外。(本质仍是工人阶级已丧失主体地位及罢工权)因此,在国家立法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虽规定了工作时长8小时、周时长44小时的规定,但各地人民企业家各行其是而违法成本极低,工人的工作时长十小时几乎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标配。正如被禁播的王宝强电影处女作《盲井》中煤老板说的话一般:“在中国什么都缺,最他妈不缺的就是人”。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