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为何业界实验难以证明草甘膦致癌?揭秘欧盟安全性评估漏洞
导 语
草甘膦的致癌性争论最近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7月初【编者注:原文发布于2021年8月,因此文中没标注年份的日期均指2021年】,英国《卫报》发文介绍奥地利的科学家的最近发现:欧盟用于评估草甘膦安全性的科学研究,主要由拜耳等公司提供,而这些实验大部分采用的是过时的癌症检测实验方法。
2023年11月29日,欧盟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基于欧盟农药法规(REGULATION (EC) No 1107/2009),草甘膦(glyphosate)再评审正式通过,批准有效期延长10年,该公告将于2023年12月16日起生效。
草甘膦在2015年已被世卫组织定义为人体“可能致癌物”,不过科学家还需要对草甘膦进行更长年限的追踪,才能完全确定其致癌性。以DDT为例,目前科学家通过一项追踪了50多年的研究发现,上世纪60年代对该农药有接触的怀孕妇女,她们的女儿长大成人后患乳腺癌的几率是对照组的4倍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并没有出台任何禁用的法规。现在是时候全面禁绝草甘膦了!
作者|凯利·吉兰(Carey Gillam)等
翻译|守拙 于同
校对&责编 |侯马
后台编辑|侯米
图片来源:欧洲健康与环境联盟
Health and Environment Alliance
一
草甘膦致癌性检测方法过时
草甘膦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农达”的关键成分,在评估该除草剂安全性时,监管部门过去一直依赖于保密的、企业主导的科学研究。近日出版的一个报告对50多项这类研究进行了分析, [1]提出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在7月2日发布的一份长达187页的报告中,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对大型农化公司提交给监管机构的53项草甘膦安全性研究进行了彻底的审查,发现大多数研究在科学严谨性方面没有达到国际标准,同时也没有采用最能够检测癌症风险的测试方法。
“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虽然不是全部,质量都非常差。”该分析报告的主要撰写人齐格弗里德·克纳斯穆勒(Siegfried Knasmueller) 告诉《卫报》,“卫生部门【译者注:指欧盟委员会卫生和食品安全总司】……接受了其中一些非常不严谨的研究,认为这些研究内容丰富且可以接受,这从科学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
克纳斯穆勒(左二)及其在维也纳医科大学癌症研究所的团队成员 | 图片来源:维也纳医科大学网站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