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第二批北京机关事业单位正筹划搬迁至城市副中心

2021-12-11
作者: 记者 王红茹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近期,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高关注度话题。

  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的两个阶段性目标甚为抢眼:一是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基本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初步构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二是到2035年,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的作用全面显现,“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完善成熟,与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在12月1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有序承接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无论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效治理北京“大城市病”,还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肖翊

  北京行政事业单位还有约3万人将搬迁至城市副中心

  “北京一家行政机构,已经在三环边确定办公场所,本来说不搬到通州区了,但还是要搬。”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长期以来,人口过多是北京“大城市病”的主要表现。为防止人口规模失控,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北京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这也是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

  自2015年《纲要》发布以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新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作为北京新的两翼,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都承担着重要使命。

  丛亮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目前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阶段。从今年起,部分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已启动分期分批向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另外一翼,与雄安新区各有分工,错位承接功能疏解。

  来回顾一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搬迁日历:

  2015年11月25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公布了北京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搬到通州的消息。

  2017年5月,北京市官方首次对外披露搬迁方案,首批搬迁单位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机关,第二批为北京市纪委、市监察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

  2019年1月,北京市级机关第一批35个部门、165个单位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办公,副中心建设的框架就此全面拉开。

  按照统一部署,目前,北京市第二批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工作正在筹划。

  第一批行政事业单位搬迁成效已经显现出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通州全区常住人口为184029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84256人相比,增加了656039人,增长55.4%,年平均增速为 4.5%。

  而184万的人口规模,比2014年开始进行非首都功能疏解时增加了将近36万人,也就是说,每年平均有6万人左右到通州来。

  与此同时,中心城区特别是核心区的人口在下降,数据显示,北京中心城区人口下降了15%。

  关于北京第二批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工作的进展,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运河商务区一批高楼已经拔地而起、虚位以待。“我们正在推进建设,争取明年或到后年陆续将第二批行政事业单位搬到副中心。第一批已搬了1/3、1.5万人左右,还有2/3,也就是约3万人还要再搬到副中心,进而带动更多的中心城区、核心区的人疏解到副中心。”

  “总体上看,尽管通州区人口规模在过去10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考虑到第二批行政事业单位搬迁以及商务服务业的随之发展,通州区总人口还将持续增加,估计到2025年会突破200万,此后肯定还会有一定的增加。”李国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这些企业已率先搬迁到城市副中心

  《意见》的颁布,给北京城市副中心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意见》围绕6个方面给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任务。这六个方面包括: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二是推进功能疏解,开创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三是强化规划管理,创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四是加强环境治理,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五是对标国际规则,搭建更高水平开放新平台;六是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崔述强表示:“方案确定出来以后,我们又配套制定了3个清单。一是任务清单,具体落实66项任务;二是项目清单,围绕这些具体任务的实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把它明确下来;三是政策清单,要落实好、完成好这些任务,把这些项目落实到位,还需要政策到位。”

  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快实施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示范项目,“特别是我们将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在副中心落地实施,也就是比照中关村,中关村有什么政策,我们这儿就落实相关政策”。

  在商务服务方面,依托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还有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我们要先行先试做一些尝试性的、开创性的工作”。

  在文化旅游方面,9月20日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已经开园,京杭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已经通航,河北段20多公里也已通航。“我们现在正在做连接这两段运河的工作。到明年7月,大家就可以从北京坐船到河北,60多公里的运河通航了,带动着副中心和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崔述强说。

  已有不少企业率先搬迁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

  首旅集团总部经过考察踏勘,最终选定通州区土桥Plus文创产业园作为临时办公地,已于今年4月底前,集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率部室迁到此地办公。

  华夏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率先把总部搬迁到了城市副中心……

  这些落户的产业,均符合通州未来产业结构的“高精尖”标准。公开资料显示,通州区的“高精尖”产业将由文化创意融合产业、高端商务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组成,未来会构建起总部经济、财富管理、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尖端芯片、IT信息软件、智能制造等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吸引一批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通州。

  到2025年,通州区将建成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

  通州区与北三县将建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仅一河之隔。为更好地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通州区和北三县的一体化发展,《意见》提出了加快京冀两省市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成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支撑。

  此前,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提法并不多见。在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中,无论是从综合交通、现代化经济体系,还是城乡公共服务、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通州区与北三县均说的是“协同发展”。

  在2021年初出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通州区与北三县的说法,变为“推进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

  从“协同发展”到“一体化联动发展”,再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说法的转变,不仅意味着通州区和北三县的深度融合,更意味着通州区和北三县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更“近”了一步。

  而“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也是文件中出现的最新提法。

  在《意见》的第三个方面“推进功能疏解,开创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中,提出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按照四统一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在规划管理、投资审批、财税分享、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探索协同创新路径。

  “城市副中心和北三县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也是政府目前着力推进的。按照四统一要求,城市副中心和北三县在投资审批、财税分享、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终极目标是建设成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李国平说。

  《意见》出台后,河北省迅速行动,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意见的若干措施,适时出台了《关于廊坊市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与北京市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70多项重点工作,全力支持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副省长胡启生表示,北三县与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工作机制逐步完善,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10条跨界道路已经建成通车,通达公交线路已达21条,大气、水体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批高端高新产业合作项目落户北三县,特别是北京的部分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正在逐步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下一步,河北省将围绕‘六个聚焦’‘六个一体化’,加快推进北三县与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北京的重要一翼。”胡启生说。

  城市副中心将于2035年达到职住平衡

  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已经明确,北京四大班子也已入驻完毕,但是首都“大城市病”尤其是职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职住平衡,简而言之,就是职工的数量与住户的数量大体保持平衡,也就是说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2019年1月出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提出,“十四五”时期,将建立更好的职住关系,把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调整到1∶2,到2035年基本实现职住平衡。

  此次出台的《意见》又强调提出“有效推进更大区域职住平衡”。

  而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的供给和保障是实现职住平衡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单列用地计划,增加土地供应,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通过“商改租”“工改租”等形式将非住宅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此外,《意见》还提出,支持北三县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利用增量土地,与城市副中心合作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大共有产权住房供应,优先满足符合条件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迁入职工置业需要;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此前出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也提出,进一步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的供给和保障,适当提高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和以共有产权房为主的政策性住房的比例,制定精准的政策保障措施。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三县的住房体系,主要是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

  李国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肯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不管是配置在通州区,还是周边的北三县,都只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补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的供给、多渠道的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简单说就是,有一些房产的供给,需要通过市场化的商品房的方式,有一些供给则需要通过保障房的方式。”

  在12月1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在答记者问时介绍,建立更好的职住关系,将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从现状的1:1.3调整到1:2,到2035年达到平衡,基本实现在副中心工作、在副中心居住;鼓励功能兼容和复合利用,就近满足居民工作、居住、休闲等需要;完善住房体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商品住房调控体系;加强与公共交通耦合,实现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轨道交通一次换乘便可到达。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