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雄安新区设立七年,变化太大了

2024-04-19 4073 8
作者: 记者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的第七年。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到2024年,7年来,雄安新区加快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加快建设,白洋淀已经成为“候鸟天堂”,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雄安新区已实现了从“一块地”绘就“一张图”到变为“一座城”的华丽蝶变。

  雄安,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已拔地而起,“未来之城”正阔步走来。

  “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计算中心

  白洋淀鸟类

  承接疏解加力提速

  3月28日,150米高的中国中化大厦主体结构封顶,时间较计划节点提前一个月。这栋大楼与附近的中国华能总部大楼一起,刷新了雄安的天际线。

  加速的不止中化大厦。雄安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中国星网总部正开展装饰装修及小市政、绿化收尾工作,中国华能总部正处于幕墙、机电安装和精装修阶段,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雄安总部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疏解承载能力稳步提升。招商、中交、华序府市场化配套住宅已开售并逐步交付,“三校一院”已开学开诊……如今,央企在雄安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

  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是雄安新区率先建设的重点区域,承担着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探索开发建设模式、先行先试政策措施、展现新区雏形等重任。截至目前,启动区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20余个,累计投资超1100亿元,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和承接疏解条件。

  雄安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启动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疏解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城市雏形加速显现。“启动区牢牢把握承接疏解‘牛鼻子’,加速打造疏解项目集中落位区,正逐步形成承接疏解标志性形象和集聚示范带动效应。”

  白洋淀码头

  白洋淀美景

  疏解人员保障全面加强

  3月20日,雄安新区举行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

  “目前,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在雄安新区全面落地,各项任务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晓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在疏解人员子女教育方面,雄安新区高标准布局优质教育资源,新开办各类学校41所,包括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援建的雄安北海幼儿园、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均已顺利开学,可为疏解人员子女提供便捷优质的教育服务。全方位做好转学服务保障,在就读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优先保障到北京市援建援助的学校就学,无居住证和落户限制要求;在普通高中阶段,按与原就读普通高中等级相当的原则保障孩子入学;在雄安新区就读的京籍疏解人员子女可回北京市享受义务教育及中高考政策。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