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花钱、超标准花钱,“地方过紧日子”为何落实不到位

2024-08-14 1223 0
作者: 陈益刊 来源: 第一财经

  地方政府想要真正过紧日子依然面临不小挑战。

  近期不少省份陆续公开了202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其中发现的问题之一是,一些地方过紧日子要求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也是老问题,包括“突击花钱”,无预算、超预算、超标准支出会议、培训、“三公”经费等,违规发放津补贴等。

  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党政机关多年过紧日子成效明显,一般性支出等都得到明显压减。但上述老问题时常出现,反映出预算的法律约束较弱等现状。未来应严格执行预算相关法规,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健全过紧日子常态长效机制,强化监管,真正将过紧日子落到实处。

  过紧日子为何落实不到位

  在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当下,政府过紧日子,压缩一般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是短期缓解财政压力的一个现实举措,也是国家一项长期方针政策,将宝贵财政资金更多投向民生等重点领域。

  各地审计部门也重点监督过紧日子落实情况。从目前部分省份披露的审计报告来看,依然有一些地方过紧日子落实不到位。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突击花钱”,

  所谓“突击花钱”现象,主要是指每年的第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的财政支出占全年比重过高。

  例如,四川审计报告称,12个单位通过超合同进度付款等方式年底突击花钱约989万元;海南审计报告指出,4个部门年底突击充值加油卡或提前支付项目费用约51万元。

  无预算、超预算、超标准的相关支出,也是此次地方审计报告发现过紧日子落实不到位的一大共性问题。

  比如,内蒙古审计报告称,8个部门无预算、超预算、扩大范围支出约9457万元。5个部门培训费支出不合规约761万元;山东审计报告指出,12家单位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会议培训费约331万元;湖北审计报告称,14个部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平台建设、办公费等约5531万元。

  审计署今年也指出,一些单位存在三公经费胡支乱花等情况。1 个部门和 9 家所属单位违规列支三公经费、修建楼堂馆所等7.49亿元。

  一些地方“过紧日子”意识不强,有的甚至违规发放津补贴。

  北京审计报告称,3家单位采购价值约103万元的航拍无人机、高清审片室设备、非必需的耳机等,部分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公务用车利用不足的情况下,支付约68万元租车费用开展工作。4家单位将工作方案制定、公文流转等自身应履职的事项委托外包,涉及资金约132万元。安徽审计报告指出,3个部门和15家所属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约311万元。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