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发1万亿国债

2023-11-01
作者: 星话大白 来源: 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1)体量和影响

  这次增发1万亿国债出来后,不少人就马上解读为要大放水啦,还有人直接喊出要大通胀啦,而前段时间往往这些人还在喊着要大通缩。

  首先先强调一下,这次是增发1万亿国债,因为会纳入赤字,所以属于一般国债,但按照特别国债管理。

  其次,增发1万亿国债,并不意味着要大宽松,因为中国现在的经济体量跟2008年已经不是一个量级。

  2008年,我们GDP是31.92万亿元,当时出来4万亿的经济刺激,相当于GDP的12.5%,那这个刺激力度自然非常大。

  但去年我们GDP总量是121万亿元,现在出来这个1万亿特别国债,相当于GDP的0.8%,那这个影响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我们当前每年的专项债都至少超过3万亿元,去年发行的地方债是超过7万亿元规模。

  以当前中国的经济体量,2008年的4万亿放到现在,影响都不会特别大,更别说只是1万亿元的特别国债了。

  其次,要强调一下,我们得区分清楚财政和货币的区别。

  (2)货币和财政

  财政是财政,货币是货币,二者很多时候是不能等同的。

  发债,并不意味着一定放水。

  发债只是代表财政宽松,但货币宽不宽松得另当别论。

  比如,美国现在就是很典型的,财政宽松,但货币紧缩状态。

  这种情况下,美国大幅发债只是意味着美国财政支出在扩大,但美国过去这两年在加息缩表,M2都负增长,货币显然是紧缩的。

  提高发债、财政宽松,但货币紧缩的状态下,意味着政府发债是靠市场来消化的,就会推升债券收益率,相当于从市场抽水。

  在量化宽松的情况下,央行直接印钞购债,那么发债才能等同于印钞放水。

  在非量化宽松的情况下,央行没有直接印钞购债,那么发债其实是在对债券市场抽水。

  是否放水看央行,而非发债。

  我国当前是不允许央行直接印钞购债,所以,我们还没有欧美那套量化宽松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2020年,曾经有过“债务货币化”的大讨论,当时财政系和央行系的学者有过激烈的舆论公开讨论,双方学者发了很多文章,财政系学者支持债务货币化,也就是搞欧美这套量化宽松,让央行直接印钞购债。

  而央行系学者,则反对债务货币化,不搞量化宽松。

  后来是央行系学者占得上风,过去这两年并没有搞量化宽松。

  紧接着就是美国因为2020年无限印钞,催生出2021年开始的大通胀,紧接着在2022年又紧急货币转向,变成激进加息。

  有这样一个恶果的前车之鉴,这两年自然更加没人提债务货币化的事情。

  在我们没有量化宽松的情况下,发债更加不能等同于大放水,二者是两码事。

  1998年发行的特别国债,是对四大行定向发行,那么“放水”属性会更强。

  2007年发行的特别国债,采取公开和定向两种方式发行。

  而2020年发行的特别国债,则完全面向市场公开发行。

  本次发行的万亿国债,也同样是面向市场公开发行。

  这也意味着,实际上增发这万亿国债,反而会给债券市场带来抽水效应。

  现在是说这增发的万亿国债会在第四季度发行,目前还没发行,对债券市场的压力,应该还没有体现出来,后续国债收益率还是有可能小幅上行。

  当然,因为我们央行整体还是一个降息的态势,所以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也会比较有限。

  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如果给债券市场造成流动性紧张的压力,那么央行会通过逆回购和MLF等方式,去给市场放水,来平衡市场压力。

  但这里比较关键问题在于,过去这一年,央行已经放了不少水进市场。

  不过,上半年这些放的水,很多是在银行间体系里空转,并没有真正流进实体经济里。

  8月份开始,随着社融数据回暖,M2数据下降,意味着上半年放的水,在空转一段时间后,还是有慢慢被挤出来。

  这种情况下,发行这1万亿特别国债,并不需要央行去额外放水,更多是在消化之前银行间体系里空转的资金。

  说白了,就是把之前银行间体系里空转的资金,挤出来买这1万亿国债,这也是解决资金空转的方式之一。

  (3)跟历次特别国债不太一样

  本次增发1万亿国债,虽然按照特别国债管理,但跟历史几次特别国债还不太一样。

  我国历史上有3次发行特别国债。

  1998年8月,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所筹资金专项用于补充四大行资本金;

  2007年6月,发行1.55万亿元的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成立中投公司。

  第三次是2020年,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当时是用于应对疫情危机,用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2017年和2022年,有过两次续发特别国债,但属于偿还2007年的特别国债。

  其实可以看到,之前几次特别国债发现,时间点都比较精准。

  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补充四大行资金,来提高抵御危机能力。

  2007年发行特别国债,则是提前购买外汇,成立中投公司,然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外汇投资公司才能满世界去抄底资产。

  2020年疫情危机,是比较明确就是用来抗击疫情。

  本次特别国债,跟前面3次有一个很大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之前3次特别国债是纳入政府基金预算,而未纳入中央预算,也就是不会提高赤字率。

  而此次特别国债纳入赤字安排,所以在这次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后,今年赤字率会从3%,提高到3.8%。

  其实提高赤字率,也意味着本次1万亿特别国债,更准确说是增发一般国债,而非特别国债。

  财政部准确的公开说法是“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

  也就是,这个性质本身是财政预算调整,并增发国债,但按照“特别国债”去管理。

  是不是特别国债,主要就是看会不会提高赤字率。

  我国历史上,有过3次增发国债,1998年-2000年有连续3年进行预算调整并增发国债。

  但把增发国债,按特别国债去管理,还是头一次。

  这个按特别国债去管理,主要应该是指要“专款专用”。

  而之所以是增发国债,因为会提高赤字率,等于说还是套了一层紧箍咒在上面。

  (4)效果

  这次发行特别国债,公开的说法是“将全部用于地方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按照特别国债管理,这个肯定是要专款专用。

  但因为是全部转移支付给地方,而且不用地方还,客观结果来说,是能起到缓解地方债压力的效果。

  因为如果没有这1万亿,那么地方在“防灾减灾救灾”就得花地方财政,现在多了这1万亿,地方财政压力就会减小,地方债压力也会减小。

  这个“不用还”是指地方不用还,但国家是要还的。

  说白了,就是国家跟市场借了一笔钱,然后再把这笔钱交给地方,等于国家帮地方承担了一部分债务。

  也就是,地方一部分债务,转移到国家。

  当前我国的政府债务有个特点,债务集中在地方,而我们国债规模整体并不大。

  美国国债总额是33.67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是超过130%;

  日本国债占GDP比值,更是达到惊人的264%。

  相比之下,2022年我们国债总额是25.8万亿元,占GDP比值只有21.3%。

  但如果把地方债加上去,我们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就是77%。

  当然,这个77%是不包括城投债,我们的城投债是算在非金融企业部门里。

  总体来说,我们的政府债务特点是,集中在地方,国债规模并不大。

  这也意味着,适当把一些地方债务的压力,转移到国债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国家要解决地方债问题,其实办法还是有很多,政策空间仍然很大。

  某些人期待的“秋天震撼”应该是不会出现。

  但我们之所以一直不给地方兜底,就是为了避免地方养成路径依赖,要让有地方债问题的地方吸取教训。

  但真到了事情有爆发危机的风险时,国家该出手时也会出手。

  这次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规模其实并不大,所以实际影响不大,更多是象征意义比较大,背后更大影响在于,国家对于地方债问题的态度。

  之前因为地方债压力,市场不是太有信心。

  所以这次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更多还是解决信心层面的问题。

  虽然国家表态了,但也还是比较节制,说是今年转移给地方5000亿,明年再转5000亿,并不是那种无节制的去给地方兜底的态度。

  也就是说,我们并不会任由地方债的危机爆发,但也不会去无节制给地方债兜底。

  现在毕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国际形势变数太多,各种地缘危机层出不穷,金融形势也比较险恶。

  在大家都是在熬的阶段,比拼的是韧性,要尽量让其他国家先暴雷,这种情况下,自然还是尽量“能拖就拖”,熬到最后才能迎来转机,剩者为王。

  这个过程里,对于调控的力度,是要求比较精确的,不能任由危机爆发,但又不能无节制兜底,只能是挤牙膏式“救市”。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