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新青年
新青年
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老而不衰,欧美人相勉之辞。几字之差,即东西民族思想差异所在。青年人之于社会正如活泼细胞之于身体,青年人越有精神,社会至国家必愈强健。
新中国成立至今,村庄、城镇及都市不可谓不隆盛,物质代谢无比神速,稍有保守即是陈腐。然而,新一代青年人的价值与责任则表现为无所适从,甚至出现类似阴阳失调的生理性病变。
我们常听见:青年要运动了,青年要自立了,青年要懂得奋进了。
我们又常认为:青年是未来的希望,青年需要生机勃勃,青年应该担当责任。
很可惜!几十年的恶习薰染太厉害,魔鬼般的诱惑太有力量,唯利是图的前辈,思想昏乱的师友,似是而非的宣教,已经致使许多青年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纯洁,个体的力量无法同化环境,奄奄被复杂社会环境所同化。
中国的事,要青年做,中国的青年,要学会做事,青年要学会做事,必先要学会做事的方法,要学会做事的方法,必先要学会读书,学会实践。
全世界各国,所有的文明代谢都必从青少年始,青少年接受的东西便是他们人生必然要结出的产物,一个文明的国家,给青少年灌输的一切文明成果应该考虑其对后续文明新陈代谢的影响。
李大钊26岁时高呼:吾族今之存于世界,不在于苟延残喘之帝国,而在于青春中国之投胎复生,而在于活青年之历史。
毛泽东20岁写《心之力》,文中有讲:故当世青年之责任,在承前启后继古圣百家之所长,开放胸怀融东西文明之精粹,新研奇巧技器胜列强之产业,与时俱进应当世时局之变幻,解放思想创一代精神之伟烈……
新青年,你们应该拥有维新觉醒的功力。
中国文化受歌颂之处最为耀眼的便是所谓5000年的文明不断,于当下而言,最为受热捧的莫过于“传统文化进教材”。作为中国新青年,自然是中国人的传承,其文化基因绝无可能缺少中国的传统文化,即算是死了,火葬场的仪式也得按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收尾。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中国进步的万能钥匙,甚至不是校准中国未来文明秩序的最好衡器,几千年历史,在几十年前却还处于挨打受欺的状态,几千年历史,被西人几百年超越……几千年的文化,到底是武装了中华民族还是桎梏了中华民族?或者说哪部分桎梏了国家强大?不愿意创新的传统文化能有多大力量?新青年应该思考这些问题。
以维新派自居的康有为自夸“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国,读外国书”,结果,仍用“封建君主体制”的牢笼锁死了自己。新青年们,你们不可重走歧路,切不可误信“以《春秋》折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话,切不可误信“破坏旧礼法、破坏旧伦理、破坏旧秩序是中国道德沦丧根源”的简单结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