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一秒钟》:刘闺女是一个穿越者吗?
01
—
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伤痕电影,一路走到今天,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无法让今天的观众对剧中男女主角产生同情,因而也就难以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剧中男女主角和普通观众,都开始走向自己的反面。
伤痕电影的男女主角,通常都属于精英阶层(官员、高知、高干子弟),在政治运动中受到“迫害”,沦落到社会底层,由此遭遇种种不幸。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由于历史的惯性,一般劳动者,尤其是城市工人,政治经济地位还比较高,因此还可以同情别人;而另一面,同样由于历史的惯性,精英也还比较朴素、比较尊重群众,社会贫富差距不大,腐败也还没有蔓延开来。
所以,伤痕电影还能够赢得一定的观众,令他们一洒同情之泪。
但在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情况已经迥然不同。
精英早已众神归位,在重新掌控社会资源之后,由于腐败和层出不穷的丑闻,他们的道德光环丧失殆尽。
与此同时,草根的命运——尤其是经历九十年代的国企改制之后——也经历了沧桑巨变。
曹征路教授的小说《那儿》、电影《钢的琴》、《暴雪将至》等对这段历史都有很好的表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精英悲剧”为主题的伤痕电影就很难在普通观众中赢得共情了。
2014年,张艺谋拍摄《归来》,延续了传统伤痕电影的路子,结果,在预期本该催泪的桥段却频频遭遇笑场,冯婉瑜最后到车站举牌接陆焉识的画面,还在网络引发了狂欢和恶搞。
有鉴于此,这次拍摄《一秒钟》,张艺谋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02
—
在《一秒钟》里,张译饰演的张九声的身份,一直是个谜。
考虑他会洗照片,那么他有可能是城市照相馆的职员或胶片厂工人,不可能更高了。
另外,按照影片的交代,女儿是因为他被劳改而不是出身而感到压力,所以他很可能也没有旧精英背景。
有人说《一秒钟》是《归来》的前传。不对,陆焉识是教授,但张九声是普通人。
更有意思的是刘闺女。
在我看来,刘闺女完全是一个诡异的穿越者,她不属于电影中的环境,不属于七十年代,也不属于西北沙漠中的国营农场。她的思维、做派、行为方式等,都和电影给出的情景格格不入,她完全是一个当代社会的问题少女,是伪装成古人(文革时代的人)的当代人。
最能说明问题的镜头是:当二分场的男女老少都挤在电影院,激情澎湃的观看《英雄儿女》,并一起高唱《英雄赞歌》时,刘闺女却落寞地坐在影院外面的台阶上,一点都不为所动。
显然,她完全外在于这些农场职工和职工子女,她和他们没有共同的品味、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爱好,她在这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闺蜜……,简言之,她和他们不是同一个时空的人,无法沟通,也没有沟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