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钢与气的辩证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有网络媒体报道说,中国在六月份,试射了某型号战略导弹,这枚导弹是从中国的核潜艇上发射的。当时国内媒体报道得很少,不知道为什么,过了近四个月,在网络媒体上则被报道得更详细一些。在看上去似乎是比较正规的“西陆网”,报道了这则消息,而且还伴以外媒的评论。这些评论多是以某种肯定的口吻。有的说,这次试射,证明了美国的三级岛链的设想基本被打破了。还有的说,这样一枚该型号导弹,如果携带核弹头的话,可以把美国毁灭一到两次,可以把英国毁灭三到五次。而且,整个美国都处在这种导弹的威胁之下。这样的说法,让人难以证实是真是假。据我的知识。中国现有的陆基洲际导弹似乎应该已经能够具备这样的功能。当然,核潜艇的功能可以使导弹距离打击目标更近一些,精度自然也会更高一些。
然而又有某门户网站发出了相反的信息,说上述的报道不过是一篇爽文,并没有把美国吓倒,也让许多国人白高兴一场。这就很有意思了。或许,作为国人,对于国防科技上的进步,确实应该为之高兴,但这样的科技成果到底具有怎样的成就,可能只看外媒的报道是不够的。而国内的官方媒体似乎也不太可能做出类似的详细报道。如果做了这类详细的报道,那只能为西方攻击中国的“中国威胁论”提供更多的口实。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又以所谓中国实验高超音速导弹来进一步渲染“中国威胁论”。美西方媒体也跟着十分紧张。而我国外交部对此进行了反驳与澄清。
在很多国人看来,中国在国防科技上的进步,这件事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至于它是不是达到了外媒评论中所说到的效果,那倒是无关紧要的。
大约十多年前,我们去参观某航天部门的研究机构。给我们介绍情况的一位老专家说,1971年,我们试射成功某型号的洲际导弹,对美国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于是,当年中国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上,美国就没有提出更大的阻力。对于普通民众,当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确实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普通民众一般不太可能把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一事与中国试射某种洲际导弹的成功联系起来。而那位研究机构的老专家讲出这样的事,由于他也没有讲得更多,拿出更多的证据。我们也就是姑妄听之了。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在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的每一项进步,确实都有可能影响到国际政治,影响到那些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国家的恐慌或者不安。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中国取得这样的进步,就可能影响他们在对中国错误政策上的反省,甚至被迫做出必要的调整。当然,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的恐慌之上。
我们的国家安全也确实需要国防科技的发展,需要一些新式武器。但是毛泽东思想也告诉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所以,这里就存在着如何看待人与物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强大的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确是有用的,这不能否认,否认这一点就不是唯物主义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的武器装备确实不如美国,以至于在战争中,我们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毛主席说,美国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毛主席是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来评价中美两国的力量对比的。钢少是一个很大的不利条件,但气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钢少的缺陷。但是仅凭气多显然是不够的,不行的。我们也需要钢多。只是在钢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气仍然是不能减少的。我们现在钢虽然比当年抗美援朝时期多了一些,但与现在的美国相比,我们的钢还没有他们那么多。这里所谓钢并不是单纯指的钢铁产量,主要是指我们在科学技术上,以及在高技术武器装备上,比起美国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当然,今天我们与美国的差距比起当年来,是有所减少的。我们今天不仅还需要增加更多的钢,而且我们还要鼓起我们更多的气。如果我们的气不够多,那么我们拥有再多的钢也是不那么行的。
反过来说,美国更看重钢多这方面的因素。所以中国每一项国防科技的进步和成就,美国都会有那么一点心神不定。曾经有美国军方的人说,我们不怕中国军事的现代化,我们还是害怕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美国真的不怕中国军事的现代化吗?这恐怕也需要琢磨一下。当年美国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再怎么现代化,也是赶不上美国的。他们会认为,中国要实现军事的现代化,美国还是要比中国走得更快一些的。所以在他们看来,中国再怎么实现现代化,也追不上美国。所以,他们才敢说,不怕中国军事的现代化。当年美国人说的话,到了今天肯定在发生变化了。中国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华为在5G方面的巨大进步,已经让美国开始恐慌了。估计今天的美国不敢再说什么不怕中国军事的现代化了。单就一个华为,一个5G,美国已经坐不住了。因为中国与美国,在科技方面,在现代化方面,距离正在缩小,而且这个缩小的速度还不慢。美国今天拼命打压中国的科技公司,打压中国的科技先进成果,足以说明美国的心虚和恐惧。
我们并没指望一两个新的导弹型号,就会让美国立刻调整针对中国的错误政策。那样的看法只能说明我们有些人在认识上还是比较幼稚的。我们不过就是在发展国防科技方面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我们的发展道路。
有网友说,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做好自己的事这一个方面,我们还要把眼光看得更远一点,了解世界大局的变化,了解对手们可能采取的战略战术。当然,基础是要做好自己的事,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如果我们同时也在关注这个广阔世界的那些重要的节点,那些重要的时机,把握住我们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这再与做好自己的事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有更大的把握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