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讲“三个不在于”和“三个在于”?


  1850年3月《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两年多,马克思恩格斯以共产主义同盟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写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4-375页)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恩格斯阐发了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思想:“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只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对立,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同上,第368页,简称“三个不在于”和“三个在于”)“在于”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指“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主要内容,再简单说,“在于”就是肯定词“是”或“要”,“不在于”就是否定词“不是”或“不要”。马克思恩格斯这里的意思或含义就是他们所主张的“共产主义”不是改变私有制,而是消灭私有制;不是掩盖阶级对立,而是消灭阶级;不是改良现存社会,而是建立新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阐发这一思想呢?

  一、重申《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公开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发了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的最基本含义。其中包括三点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即:

  一是“消灭私有制”思想。《宣言》中一再强调,共产党人不是同以往的党派或阶级在社会更替过程中,用一种私有制改变或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而是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消灭、废除整个私有制,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和整个私有制。《宣言》做出科学结论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同上,第285页)幻想用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或者在私有制基础上,对原有的私有制作进一步的改革,就绝对不是科学共产主义。

  二是阶级斗争和消灭阶级的思想。《宣言》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是说自文字记载以来,人类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并没有否定和消灭阶级,而是用一种新的阶级社会取代原有的阶级社会,同时把阶级关系简单化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也逐渐激化起来。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实现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如《宣言》中所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同上,第203页)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同上,第204页)恩格斯1883年为《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中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同上,第252页)这里清清楚楚指明,共产主义就是要在彻底消灭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阶级和阶级对立。不想消灭阶级,反对、掩盖和调和阶级对立。就绝对不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

  三是讲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如何消灭私有制和消灭阶级呢?《宣言》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把生产资料归于整个社会所有,发展生产力。如《宣言》中所说:“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同上,第283页)这种无产阶级革命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其之上的整个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摧毁和根本的改造,而不是在私有制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的改良。这也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又一极其重要内容。

  《宣言》的上述三点内容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一切冒牌的社会主义学说、同一切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观点的根本区别和显著标志。

  二、指出《宣言》公开发表之后,其基本思想受到了同盟内外某些人的质疑和否定

  《共产党宣言》公开问世后,受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并没有马上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会死灰复燃,重新表现出来,对共产主义同盟成员发生新的重大的影响,动摇部分同盟成员刚刚确立的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告共产主义同盟书》中就例举到德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对科学“共产主义”的扭曲的认识。

  一是民主派小资产者根本不愿为受剥削压迫最甚的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变革整个社会,“他们要求改变社会状况,是想使现存社会尽可能让他们感到日子好过而舒服。因此,他们首先要求限制官僚制度以缩减国家开支,让主要税负由大土地占有者和大资产者承担。”(同上,第368页)

  二是“他们要求消除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压迫”,但不主张取消资本。他们设立国家信用机构,颁布取缔高利贷的法令,这样他们和农民就可以不从资本家那里,而从国家那里以优惠条件得到贷款;然后,他们再力求彻底铲除封建制度,在农村中建立资产阶级的财产关系。为实现这一切,他们需要有一种能使他们及其同盟者农民占多数的民主的——不论是立宪的或共和的——政体,并且需要有一种能把乡镇财产的直接监督权以及目前由官僚行使的许多职能转归他们掌握的民主的乡镇制度。

  三是希望保留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他们虽然要求私人企业“转由国家经营的办法,阻挡资本的统治及其迅速的增长。”但又要求工人“还应当照旧做雇佣工人,不过这班民主派小资产者想让工人的工资多一点,生活有保障一点;他们希望通过国家部分地解决就业问题,并通过各种慈善救济的措施来达到这点,——总之,他们希望用多少是经过掩饰的施舍来笼络工人,用暂时使工人生活大体过得去的方法来摧毁工人的革命力量。”(同上,第368页)

  马克思恩格斯说,这里概述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各种要求,而把上述种种要求视为自己纲领的少数人,也许会以为这就是对革命所能寄子的最大希望。但马克思恩格斯接着说:“但是这些要求无论如何也不能使无产阶级的党感到满足。民主派小资产者只不过希望实现了上述要求便赶快结束革命,而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任务却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全都消灭,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直到无产者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举足轻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之间的竞争停止,至少是发展到使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手中。”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做了上述分析之后,做出了“三个不在于”和“三个在于”的科学结论。

  三、预测到未来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上仍然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尖锐激烈的斗争

  《共产党宣言》之后,不仅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歪曲《宣言》的基本思想,之后的许多机会主义者、第二国际的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原苏联的赫鲁晓夫集团、戈尔巴乔夫等人歪曲和反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几乎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的。

  以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拉萨尔、杜林、“苏黎世三人团”为例。拉萨尔是19世纪70年代在当时德国两个工人政党合并大会上通过的《哥达纲领》草案中,鼓吹离开所有制“公平分配”“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庸俗分配理论,企图以分配方式的改良来实现社会主义。他用所谓“铁的工资规律”揭示工人阶级的贫困化,否认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客观事实。他还把“在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下,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争取“自由国家”、“现代国家”、“平等的国民教育”、“普遍的义务教育”等作为德国工人党的奋斗目标。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的杜林原是个小资产阶级思想家,后突然改信社会主义,在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三个领域突然向马克思主义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同时标榜自己实现了完全的变革和创新。在哲学方面出鼓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同时,还鼓吹超阶级的自由、平等理论,在经济学理论,歪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实质就否定了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本质。同时,依靠他的抽象的所谓“平等公理”建立社会主义。“苏黎世三人团”是指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伯恩施坦等三人组成的小集团在德国党内鼓吹机会主义观点,主要观点就是主张工人阶级应该放弃阶级斗争走合法的改良主义道路,他们说:“党表明,它不打算走暴力的、流血的革命的道路,而决定走合法的改良的道路”。工人阶级应当吧最终理想暂时搁置起来,用全部力量达到最近的那个带来好处的目标,等等。马克思恩格斯1878年批判他们的这种掩盖、抹杀阶级斗争的机会主义观点时说:“根据我们的全部经历,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将近40年来,我们一贯强调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一贯强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5页)

  恩格斯去世后,伯恩施坦篡夺了第二国际的领导权,并彻底推行其反对《共产党宣言》的修正主义路线,其典型思想就是“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意思是说,什么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大目标都算不了什么,工人政党只要为实现工人阶级的眼前的现实的经济利益目标斗争罢了。列宁批判其说:“伯恩施坦的这句风行一时的话,要比许多长篇大论更能表明修正主义的实质。临时应付,迁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忘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忘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整个资本主义演进的基本特点,为了实际的或假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修正主义的政策。”(《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俄国的经济主义思潮就是“运动就是一切”在俄国的变种。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鼓吹的“三和一少”、“共产主义就是土豆烧牛肉”,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戈尔巴乔夫的“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新思维其实质都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消灭私有制、阶级斗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错误思想。

  四、“三个不在于”和“三个在于”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或修正主义思潮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毛主席在世时,就多次指出思想战线的重要任务就是反对修正主义。他说:“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中,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内,不可避免地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各种机会主义主要是同修正主义的斗争,这种修正主义的特点,就是在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名义下,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向无产阶级进攻,把无产阶级专政改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九评”中的第九评)毛主席还说,在目前,反对修正主义的倾向尤其是迫切的任务。实质上所有修正主义路线和倾向也都是紧紧围绕马克思恩格斯“三个不在于”和“三个在于”进行的。中国当今反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错误倾向也是这样。

  例如,他们竭力否定《宣言》中的“消灭私有制”思想,鼓吹这一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提得过早了,资本主义还有很强大的生命力,还没有达到要“消灭”的地步。共产党人还要努力发展私有制,要用“资本”取代“劳动”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要素,要放任资本发展扩张、坚持私有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再如,他们只字不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更不会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毛泽东思想包括继续革命思想,认识历史虚无主义实质,不敢承认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阶级斗争、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党内资产阶级代表。他们竭力抹杀国际国内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反对人民群众同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斗争。还有,就是他们鼓吹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已经是“执政党”“生产党”而不是“革命党”,认为根本推翻和改造旧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已经终结。他们也大喊特喊“共产主义”的口号,但他们口中的“共产主义”是在维护私有制基础上追求“生活更好”的假“共产主义”,而不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真“共产主义”。所有这些论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批判过的机会主义观点,与列宁批判过的修正主义,与毛主席批判过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与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有本质区别吗?归纳起来,他们就是马恩所批判的只是“改变私有制”而不是“消灭私有制”,只是“掩盖阶级对立”而不是“消灭阶级”,只是“改良现存社会”而不是“建立新社会”即建立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压迫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毛主席晚年特别提醒全党,要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真假社会主义。我们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老一代共产党员以及一切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中青年一定要学习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学习“三个不在于”和“三个在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人类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