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从当年日本的“二二六”兵变看安倍被刺
从安倍晋三被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日本在1936年二月二十六日发生的兵变。“二二六”事件,在日本也被称为“帝都不祥事件”。这场兵变起因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日本统治阶层的派别斗争也相当复杂。而最后的发展结果却是使日本军国主义更加向法西斯倾向严重恶化。
日本的“二二六”事件,表面上看是当时日本统治阶层的两个派别“统制派”与“皇道派”的斗争所引发的。而在实际上,是与当时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两极贫富分化异常严重,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日本各种群体、各个势力和派别,都对现状非常不满。其中最是以日本陆军中的“皇道派”为最。
当时日本陆军大将荒木贞夫主张清君侧,消灭天皇身边的奸臣小人,拥护天皇亲政改造日本。这就是天皇之道,故称为皇道派。皇道派大体是由年轻的野战部队下级军官组成,他们行动非常大胆,不听指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曾企图把日本引向极端国粹主义方向。日本军阀早就有征服中国进而征服世界的野心。日本的一部分下级军官,更是迫切要求建立军事独裁。他们主张发动政变刺杀内阁大臣来达到这个目的。
皇道派主张天皇来管军部,而统制派则主张军部凌驾于天皇之上。统制派是日本法西斯派系的核心。统制派主要是日本军队中的中上层军官组成。因此,以下级军官为主的皇道派,在与统制派的斗争中,逐渐落入下风。
1931年,支持皇道派的荒木贞夫就任陆军大臣。皇道派中的下级军官期待他进行改革。在荒木贞夫担任陆军大臣期间,皇道派的下级军官有恃无恐,非常嚣张。
1934年,荒木贞夫辞去陆军大臣职务,皇道派势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统制派则乘机任命统制派的中坚永田铁山为少将,担任军务局长。从此,统制派确立了对陆军的绝对支配权。皇道派与统制派关系不断恶化,皇道派把矛头指向了永田铁山。
1935年7月日本陆军皇道派军官相泽三郎中佐来到东京陆军省,要求永田辞职,遭到拒绝。1935年8月,相泽再次来到东京,闯进永田的办公室,用军刀杀死了永田铁山。
军部要审判相泽,皇道派军官误认为,这样的审判一定会遭到各方的反对。但是最后的结果让他们非常失望。于是,一部分皇道派军官准备发动政变,声称要除掉天皇身边的小人。
1936年2月26日,四位大尉军衔的军官,以及其他几名核成员,带领一千多名士兵,从部队驻地出发,去攻击当时内阁一些大臣的官邸。他们攻进了当时日本首相的官邸,但是首相被他的秘书隐藏了起来,叛军误以为这个秘书就是首相本人,结果秘书被杀。后来首相在他人帮助下,逃了出来。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