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敏学:国有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及其实现路径

2023-02-06 640 1
作者: 邸敏学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提要】共同富裕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政治概念。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分配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问题本质上是所有制问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从所有制入手,让国有企业率先迈出促进共同富裕的步伐。其原因是,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的企业、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裕的主要创造者,在缩小收入差距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缩小区域差距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率先迈出促进共同富裕步伐的路径是通过政府倡导、企业申报、组织审批,选好试点企业,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首次提出来的。改革开放开始后,邓小平重申了这一概念并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他提出的“先富带后富”战略策略,成为我们党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先富带后富”战略策略进入“促进共同富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促进共同富裕的策略、思路,规划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制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党中央的这些努力拉开了促进共同富裕伟大工程的序幕,开启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新探索。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复杂、艰巨的伟大工程,笔者拟就国有企业应当率先迈出促进共同富裕步伐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做一些探索。

  一、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理论分析

  1. 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都把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经济问题。应当说,这样理解也有依据,也没有错。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本世纪(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下个世纪(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由此观之,报告将共同富裕的重点放在经济上、人均收入上、分配上。

  但是,共同富裕并非仅仅是个经济概念,它还是一个政治概念,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985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到了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将其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他在南方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沿着邓小平开辟的道路进行了持续探索,丰富发展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他说:“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还依据“先富”总体任务完成的实际,把共同富裕第二阶段的任务即共富问题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他说:“促进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们党不能等的工作”,“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他又说,促进共同富裕这件事“也急不得”。“不能等”道出了促进共同富裕的紧迫性,从战略上提出了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的重大任务;“急不得”说出了它的艰巨性,从战术上警示全党全国人民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就此而论,促进共同富裕首先要把完成这项任务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摆出来,弄清楚,然后再考虑具体实施方案。促进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存在的问题多如牛毛,但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做蛋糕”与“分蛋糕”问题,即物质财富生产与个人收入分配两大问题。在这两大问题中,“分蛋糕”即分配问题是主要问题。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