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兼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成功创造和建构起来的

2023-10-30 594 0
作者: 韩庆祥 来源: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兼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成功创造和建构起来的
  作者: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
  来源:《哲学研究》2023年第8期
  摘 要:现代化运动是西方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开启的,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改过去中国对西方现代化潮流冲击的被动防御性回应为积极主动性应对,从“思想引领”“领导组织”和“中国道路”等方面积极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之路,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转折意义。在中国现代化探索和实践中,我们逐步开创、确立、拓展了“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从创新突破、使命任务、性质方向、共同特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方面,初步构建具有“中国自主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掌握了解释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上的“中国话语权”。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自主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突破,就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针对并为破解西方中心论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所谓西方中心论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总体上是围绕“线性道路”“单数文明”“民族优越”“天赋人权”“社会进化”“理性尺度”“开化使命”“美丽神话”“唯一哲学”等建构起来的。),当今特别需要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方位”“根本问题”“哲学根基”“分析方法”“核心理念”“体系主干”“体系支干”“原创贡献”等方面,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基于大历史观分析框架,本文着重从哲学上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究竟是如何成功创造和建构起来的”这一重大问题。

  一、从对西方现代化潮流冲击的被动防御到主动应对

  现代化运动和潮流是自西方启蒙运动,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开启的。工业革命、市场经济、资本逻辑和政治民主等,是西方开启现代化运动的标志性符号。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揭示了西方现代化运动和潮流开启的内在机理。《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揭示、分析和阐述了生产力、资本、世界市场、普遍交往(世界交往)所开辟的世界历史,使地域性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共产党宣言》主要揭示、分析和阐述了生产工具、大工业、世界市场、世界交往“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04页),一个具有“统一性”的世界。埃里克·沃尔夫认为:“我们中间许多人甚至开始认为西方世界拥有一个系谱,就像古希腊孕育了古罗马;古罗马孕育了基督教欧洲;基督教欧洲孕育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随之出现的政治民主和工业革命。而工业夹杂着民主,反过来催生了象征生命、自由与追逐幸福权利的美国。”(转引自鲍登,第280-281页)西方开启的现代化运动和潮流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促进地方历史、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05页)弗洛姆认为:“近一百年来,西方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这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都没有获得过的。”(弗洛姆,第1页)然而,在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却逐渐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先发现代化国家和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对立,导致人和自然的疏离、人和社会的疏离、人和人的疏离、人的身心疏离。西方现代化演进的逻辑,是从启蒙现代性、经典现代性、经资本现代性批判和反思现代性,最后走向后现代主义。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