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所谓文明之争的本质还是阶级斗争
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时期的2019年4月30日,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刊文称,美国国务院负责政策规划和主管官员基伦·斯金纳于4月29日在华盛顿参加“未来安全论坛”时表示,时任国务卿的迈克·蓬佩奥的团队正在制订一项针对中国的战略,该战略基于“与一个真正不同的文明作战”的理念,这在美国历史上将是第一次。
斯金纳表示,马克思主义源自西方政治理念,所以“美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西方大家庭内部的争斗”,而中国则是“美国第一次遇到的非白人大国竞争对手”,鉴于中国的政治体系并非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所以中国对美国构成了独特的挑战。
美国用这样的观点来论述美国对中国的竞争政策(实际上就是敌对政策),确实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说马克思主义源自西方政治理念,我们国内多年前也有人说过类似于此的话。当时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属于西方文化,所以不适用于中国国情。看起来,美国的斯金纳所持有的观点,与多年前中国的公知们的观念也是异曲同工。
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被他们抓起来的青年学生也说过,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要求青年人不要追求马克思主义,不要追求革命。但是,当时的中国,要走出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确实非马克思主义不可。时代和实践都证明,中国的这条路走对了。
西方这个方位词,本身就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地理方位的含义,一般说来,是以欧亚大陆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为标志。在此以东的亚洲一般被称为东方,而在此以西的欧洲则被称为西方。在大西洋西侧的美洲,也属于西方的地理范畴。
西方这个词的另一个含义是属于政治上的范畴,即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以及他们的经济政治结构,还有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这里的西方并不仅指乌拉尔山以西的大片地区。日本在地理位置上不属于西方,但是其经济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则完全隶属于西方。所以日本所参加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七国集团,也被简称为西方七国集团,就是这个道理。
斯金纳说,马克思主义属于源自于西方的政治理念,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是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基本生态进行认真全面和严肃科学的考察之后,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以及这种内在矛盾的演化与发展所得到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这个对象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当然,马克思所使用的一些理论述语或者词汇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但是说马克思主义源自于西方政治理念,这种说法非常片面,是斯金纳所强加给马克思主义的。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念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理念全面对立的。西方资本主义的那一套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绝对不相兼容。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