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不用着急,这仅仅是更大场面的开始
4月13日凌晨,伊朗向以色列境内发动了无人机和导弹攻击。据伊朗国家电视台当地时间14日报道,发射的导弹有约一半成功击中目标。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耶路撒冷、特拉维夫、贝尔谢巴和迪莫纳等多个城市14日凌晨响起巨大爆炸声。
从2023年10月7日开始的中东变局,继巴以冲突、红海危机之后,进入了第三阶段:开启伊以直接冲突。
以色列距离把美国拉下水的目标,也向前推进了一步。
伊朗这一次没有选择攻击以色列的驻外使馆,而是从本土发动对以色列本土的攻击,这是伊朗历史上第一次直接攻击以色列境内目标,而不是境外的设施,已经是不小的跨越。虽然伊朗对以色列的反击力度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过瘾,但别着急,指望伊朗一步到位把以色列打成残疾,那不现实,伊朗一则没有那个实力,二则反击的力度选择多大合适,也不是伊朗自己一家就能确定的事情。现在连俄美都学会了太极节奏,何况伊朗?现在中俄伊在时间上都很有耐心,慢慢耗,慢慢寻找和创造机会,这才是主要节奏,因为时间不在老美那边。
自4月1日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被袭击后,伊朗在发动反击之前,进行了十多天的舆论铺垫,把戏做足,袭击之后,伊朗驻联合国代表也宣读了伊朗的官方声明:“在大马士革袭击事件后,我们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的‘自卫条款’还击,问题已经结束。但以色列可能会再次犯错,届时伊朗的回应将更加严厉。这是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美国必须保持距离。”伊朗这么做,还是想尽可能把攻击以色列的行动性质控制在自卫反击的范围。
伊朗这样做,算是有张有弛,安抚了国内和盟友的情绪,选择的又是以色列境内的军事目标,不针对平民,在政治上比较得分,与以色列喜欢攻击平民的做法形成对比: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展示了自己的决心,振奋了伊斯兰世界的信心,又保持了道义形象,也不搞军事冒进,为后续的行动升级保留了空间。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仅从这一回合看,伊朗的战略战术水平要比以色列高几个档次。
伊朗把球踢回了以色列,也同时踢给了美国。
伊朗既然走出了直接袭击以色列本土的第一步,以色列如果对伊朗再次进行反击,那么伊朗就不会停止反击,与以色列之间的攻击与自卫之间就会形成死亡螺旋。
伊朗这么做,还是看准了美军的纸老虎本质。经过之前胡塞武装的一再测试,伊朗对美军并不怎么忌惮,否则,也不会对美国的艾森豪威尔两次做出侮辱性极强的行动,命令美国航母的直升机不得起飞。
以色列和伊朗开始了直接对攻,中东变局就具备了转向全面冲突的可能。之前,巴以冲突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控制在局部冲突层面,主角是以色列与哈马斯、真主党武装、伊拉克民兵组织还有胡塞武装。全面冲突的可能是否成为现实,关键还是看美国是否下场,加入到对伊朗的攻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