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平:工资和退休金政策要公平合理

2024-06-24 4291 0
作者: 张黎平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晨起在河边公园锻炼,面对的都是从各种不同岗位退休的老头老太。小区为城边新建,因此小区及其附近其他小区内,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周边各县移居到市区或者跟着儿女来养老的。似乎从小就受“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教导的影响,这一代人不管是文化高的还是低的,不管是从党政机关退休的还是从破产企业退下的,不管是当过领导干部的还是普通工人职员或者农民,对政治、政策、时事等特别感兴趣,议论也最多。由于没有体制内的约束,说话也就少了许多顾忌。在当前社会严重不公,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基层严重存在的情况下,这群人议论最多的,自然是对种种不正常现象的猜疑以及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办事难及其普遍的吃拿卡要、官员腐败、社会丑恶等等。

  不知从何时起,他们的议题集中到退休养老金的不公平上来,几乎每天都有人提起。由于来自于不同地方不同层次,因此各种情况也就越积越多,人们的抱怨情绪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作为从公务员岗位退下来的一名正县级干部,虽然自己也从以前的同僚及其下属与自己退休金的比较中感受到这种不公,但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相对受益者,也是大伙羡慕的对象。因此,不便多说什么,只能静静地听着各种不同的反映和理由。

  原本以为这种抱怨只是存在于中下层特别是从县级破产企业退下来的一般人员,毕竟几百元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差距,对他们生活品质的影响很大。未想到,这种抱怨,在不存在生活忧虑的老干部中也同样存在。前不久,得知两位退休的老领导从外地回到家乡,便联系过去的有关同事,与老领导们一起聚聚。在座的既有两位老领导,也有刚退休的几位同事。话题是由一位老领导谈到他回乡后看望自己初参加工作时的一位老书记引起的。

  老领导所述的这位老书记,在1970年前就是公社(乡镇)革委会主任、书记,后又一直在县直单位正科级岗位上工作,1999年底退休时,所在单位的性质由行政局变为企业性质。看到这位老书记家中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陈设,二人的话题自然逐渐由生活关怀转到退休后的退休金待遇上来。谁知这位老书记一提起就来气:“我当了三十多年正科级干部,退休金才每月4000多元。而我当公社书记时的通讯员,最后也是从正科级岗位上退休下来,退休时给了个副调研员待遇,退休金比我的能多近一倍。现在人越来越老,毛病越来越多,医药费又不能全部报销,就这点钱,连吃药补贴都不够,不要说生活了。不怕你笑话,我现在连一分钱的存款都没有。要不是孩子们接济,饭都吃不开。不知道国家老干部政策的阳光,什么时候能照到我们这些垂暮之年的人身上……”看到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激动得几乎垂泪,这位老领导心中感到特别沉重。听到老领导的叙述,大家的心情也随之而沉重起来,于是话题便集中到当前的工资制度和退休金制度的不合理上来。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