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灭私有制”,周喜峰先生和晏智杰教授观点相近

2024-08-02 926 0
作者: 周喜峰 来源: 红歌会网

  关于“消灭私有制”,周喜峰先生和晏智杰教授观点相近

  2024年6月4日,北大晏智杰教授在春晓杂谈公众号发表《消灭私有制之矛与民营经济之盾》。

  https://mp.weixin.qq.com/s/zZebPedbteZFyiYxhBRR0Q

  晏教授在文章中指出:“未曾想,正当人们期待深化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之际,却出现了要求消灭私有制的文章。与以往出现的与改革开放相悖的声音不同,此番言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标榜,而且引经据典,使其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恰遇当时某些地方在执行税收或环保等规定时简单粗暴,更加重了对民企的压力。”

  晏教授认为:

  “应当肯定,就1848年《共产党宣言》以及1867年《资本论》所针对的19世纪40-60年代、以英国为典型的研究对象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连同由此提出的“消灭私有制”的现实斗争目标,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将寿终正寝的预言,均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无产阶级反对派。这就注定了其基本理论以及由此得出的消灭私有制的结论,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将崩溃的预言,不可避免地带有激进的性质和特点,没有也不可能在19世纪晚期予以实现,甚至在他们身后迄今170年过去了,也还没有看到实现的可能。”

  ……

  “1867年,即《共产党宣言》问世19年后,马克思《资本论》对“剥夺剥夺者〞之后应当建立怎样的所有制,提出了与此前有所不同、甚至令人感到些许意外的新构想。我以为,深入理解这些新构想,会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的宗旨和目标,认清今日高唱消灭私有制的危害和本质。关于这个新构想,马克思是这样说的:“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所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从先前将消灭私有制归结为建立的国有化的公有制,到现在将其则归结为重建个人所有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其寓意十分深刻。”

  ……

  “老实说,不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是达不到这种高度和境界的,它显然不能也不应作为今日改革与发展的标准,但它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最终目标。既然如此,人们理应相信,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和今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现存的国企和民企,经过必要的改革,都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也就是说,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应是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代精神之举,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诉求,并为将来重建个人所有制创造必要的历史前提和坚实基础,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原则的坚持和发展。另一方面,人们理应看得更清楚,在当今中国,以消灭私有制之矛刺向民营经济和改革开放之盾,其实离开了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倒退之举。还是让我们坚持不移地沿着“两个毫不动摇”的方向,砥砺前行,开拓进取吧!”

查看余下4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