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一、
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一定要让所有人“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比较容易做到,中国农村真正缺衣少食的情况本来就很罕见了。“住房安全有保障”,总体来讲,中国农村每户一块宅基地,家家都建有住房,应当说住房还是有保障的。当然,有的农户仍然住在土砖房,甚至房子有裂缝,成了危房,之前国家也有危房改造资金,所有住危房农户都可以申请并且比较容易申请到。住土砖房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家庭贫困,盖不起新房,更普遍的是不愿盖新房,尤其是子女已在城市买房,老两口住土砖房,冬暖夏凉,也有优点。地方政府因为担心扶贫评估中将土砖房算作危房,住房没能保障被一票否决,就下定决心将所有土砖房拆掉了。“基本医疗有保障”,在农村已经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个人及国家合作医疗缴费在短短十年时间就由大概20元上涨到520元的情况下面,贫困户看病基本上可以做到不要钱,“医疗有保障”也是不难的,虽然因此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合作医疗基金严重亏空的问题。“三保障”中最难的是“义务教育有保障”了,因为在扶贫验收中,“义务教育有保障”变成不允许任何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儿童辍学,“控辍保学”成为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因为精准扶贫是中心工作,是政治任务,是一票否决工程,“控辍保学”实行严格的包保责任制,具体是“双线四保”,所谓“双线”,就是同时由“政府”和“教育”两条线实行包保,所谓“四包”,政府线里,“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教育线里,“教育局包镇、校长包学校、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人”。“控辍保学”涉及到五个责任主体,分别是政府、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和学校,一旦有辍学,不能做到义务教育有保障,及不能做“教育一个都不能少”,所有这些主体都会受到处分,严重的还会受到重处分直至撤职。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对于无法上学的残疾儿童,就必须要送教上门,每周至少两次,结果,在有一些山区学校,老师不得不山遥路远送教上门,对残疾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绝大多数情况下,送教上门形式多于内容,两次教学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关键是家长不理解,儿童不配合,送教上门的老师为了拿到送教上门的照片证据,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央求儿童配合做个接受教育的样子,照上照片作为送教上门的证据。
有儿童身体健康,但对学习没有兴趣,跑到广东打工去了。包保责任人就必须要到广东将辍学学生劝回来上学。一个学生到广东打工去了,包保副镇长自己出300元作为路费让这个学生回来,学生没有回来,副镇长只好去约家长到广东劝学生回来。问题是劝回来仍然不学习,上课大吵大闹,学校只好专为他开Wi-Fi热点,让他在课堂上玩手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