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

2022-06-20
作者: 莫易 来源: 红旗文选

  众所周知,千百年来,我国的文学作品对男女外貌的描述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男子浓眉大眼,女子柳眉杏眼。这也是对炎黄子孙脸部特征的真实写照。

  "傅满洲”是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1913年所出《傅满洲博士之迷》一书中的人物,是西方“黄祸论”的拟人化形象。

  而"黄祸论”,则是成形于19世纪的一种极端扭曲的民族主义理论,这个理论宣扬黄种人对于白人是威胁,白人应当联合起来对付黄种人。

  随着“黄祸论”在西方世界开始流行,排华运动也开始在欧美兴起: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1885年,美国怀俄明州的石泉城大屠杀事件,28名华工被杀,受伤不计;1887年地狱谷屠华事件,34名华工被砍下头颅抛入水中,凶手被奉为英雄......

  成千上万在异国他乡艰难谋生的华人,在背上了“黄祸”的污名之后,就要被白人无理由的伤害欺压,财产性命被夺走,甚至死了还要被刻上“邪恶”和“低贱”的烙印。

  萨克斯·罗默所描绘的“傅满洲”这个形象,当年在美国获得了相当大的影响力,以至于美国人创作出了一系列以“傅满洲"为原型的文学影视作品。

  如《傅满洲之血》、《傅满洲的面具》、《傅满洲的脸》、《傅满洲的城堡》、《傅满洲的奸计》等。

  在这些文学影视作品中,"傅满洲"瘦高秃头、细眉长眼,面目阴险的形象,完全具象化了当时西方世界对神秘东方的恐惧。

  在西方以"傅满洲"为反派角色的电影中,"傅满洲“像恶魔一样的存在,当时的电影宣传海报是这样描述的:“他的手指一动就是一个威胁;他的眉梢一挑就是一个恶兆;他的斜眼一眨就是一种恐怖。”

  二战时期,因为英、美跟中国一样,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所以美国好莱坞一度安排了"傅满洲"的死亡。但二战后随着资、社两大阵营分化,"傅满洲"又在好莱坞银幕上复活了。而且复活后的“傅满洲"变得更加邪恶恐怖:1965年的《不死毒王》,1966年的《傅满洲的新娘》,1967年的《傅满洲之复仇》,1968年的《傅满洲之血》……西方电影变本加厉极力渲染强化傅满洲的邪恶,其背后的政治因素显露无遗。

  民国时期西方人画的中国人

  受这些风靡西方世界的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在一代又一代西方人的眼中,“傅满洲"的形象被固化成了中国人的形象。

  西方人眼里的"傅满洲"——细长的眯眯眼,下垂的胡子,穿着僵尸片同款的清朝官服,阴险毒辣、无恶不作。

  在中国,大人吓唬不听话的小孩一般都说“狼来了”;在西方,则多是用“傅满洲”来恐吓孩子。可见"傅满洲"的邪恶形象,在西方世界,不但妇孺皆知,而且深入人心。

  眯眯眼,是西方文学影视作品刻画的"傅满洲"面部最鲜明的特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眯眯眼、邪恶、羸弱,就是西方对中国人的普遍印象。

  在当下的欧美,如果有人想要对华裔进行挑衅,其中一个常用动作就是把眼睛挑得细长,挤成眯眯眼的形状。

  换句话说,眯眯眼就是西方人的一种辱华符号。

  清华大学历史悠久,跟西方之间的学术交流也由来已久。按说,"眯眯眼"是西方人的一种辱华符号,清华人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而且,"眯眯眼”式表情效果,也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对华人乃至亚裔的歧视动作。2021年6月,一名塞尔维亚女排选手在对阵泰国的比赛中向对手做出拉眼角举动,被国际排联处以禁赛两场和2万瑞士法郎的惩罚。

  可是——

  去年,清华美院毕业设计的时装秀,模特竟然化妆成了"眯眯眼"。

  而此前三只松鼠、奔驰等商家出现“眯眯眼”广告,已经受到广大网友的口诛笔伐。

  清华美院居然"知辱而上"。

  对网上关于"眯眯眼"的质凝,《人民日报》作出了评论:

  我们要培养健康审美趣味,涵养强大审美自信。但一个基本前提是,不能让西方塑造我们的审美。对于他们恶意的丑化和不怀好意的污蔑,要保持足够的警醒并予以反击。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人就有“傅满洲”、“查理陈”、“苏西黄”这样的刻板印象,“眯眯眼”甚至成了一种辱华符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尤其需要防止被这种歧视性的审美趣味给带歪了。

  原以为,清华美院肯定会因此反躬自省、痛改前非。

  没想到,在今年的毕业设计时装秀上,清华美院再次将模特化妆成了“眯眯眼"。

  清华美院,这是要成心恶心中国人吗?

  而当清华美院毕业设计时装秀模特再次化妆"眯眯眼"受到网友质疑后,有清华美院的学生跳出来称,这种妆容根本没问题,是普通人不懂艺术,经过清华的国际视野开阔后再说。

  什么叫"普通人不懂艺术“?

  什么叫"经过清华的国际视野开阔再说"?

  艺术源之生活,群众是最好的审美者。群众说美的,才是真正的美。

  莫非清华的艺术源之毁灭?

  莫非清华的审美超离中国?

  清华大学固然不是"普通人",固然是享受着高津贴、高待遇的高学府,但清华大学至少是中国的大学。是中国的大学,就必须紧跟中国大众化的艺术和审美。

  清华美院毕业的吴勇,画出了丑化中国儿童、美化西方儿童、虚无中国历史、渗透西方价值的插画。

  清华大学哲学系在教的肖鹰,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吴勇插画洗地:配图不丑,是中国人患了审丑过敏症。

  难道14亿中国人的审美眼光,还不及清华一对师生?

  如果不及,那教育部、中纪委、安全部为何对毒插画出手?

  有数据显示,清华大学留美学生中有将近81%的学生学成后留在国外工作,只有19%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对此,郑强教授痛彻心肺,悲叹清华学生多数变成了"汉奸"。

  且不说毒插画吴勇和洗毒肖鹰之辈汉奸无疑,清华美院罔顾中国人的感受,在毕业设计时装秀一再祭出辱华“眯眯眼"。这是在向西方意识表白吗?还是决意与中国人为敌?

  清华是中国人的清华,清华美院的审美应该与中国大多数人的审美观保持一致。可其与中华民族多数人的审美存在断层,与人民群众出现割裂,而无底线的迎合西方。

  试问:这样的美院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