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人民群众打交道
一、为什么要和人民群众接触
当我们发出漫天的“人民万岁”的弹幕时,我们在想什么?是感受到了人民面对建设社会的无限激情,是见识到了磅礴的人民之力足以改天换地, 由是发自肺腑的一句感叹?
笔者认为认识人民的力量和理解人民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仅是一句感叹,那么明天刷到了公交车上人们冷眼旁观是不是还要跟帖一句“群众麻木”呢?
理解人民的力量,首先理解是人的劳动创造了世界,那么面对诸多事情时,是劳动的人民这个群体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理解了人民的力量的根源,便不会随便质疑人民这个整体的力量——毕竟某种主义确实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的。
我们这群人,是喊着“为人民服务”的,是怀着“建设共产主义”热忱的,可是我们这群在不断被分化的某个圈子中的人,是可以团结起来为人民、为共产主义做实际的事情的么?
目前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世界的改造起真正作用的,能够实现社会的共产主义的,并不是我们这群人而是人民,我没有用无产阶级这个群体描述,是现在许多商家、即将进入各行业的后备力量等,也有着自己的能量和影响,这部分也可以是无产阶级团结的对象。
因此,我们这部分相对有觉悟(即便是自诩)的群体,要将理想变为现实就一定离不开人民群众。因此,我们与群众打交道是为了团结起劳动者一起改造世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我们在“高谈阔论”天下事的时候,没有数据支持、没有事实现实存在,往往是缺少说服力的甚至会有误导效果。
当你对着朋友说出“现在的工人过得很惨,生活得不到保障”,这时你朋友说出“瞎说!我大舅就打工还顿顿有肉吃!”,如果你哑口无言、无处反驳,那可能说明你的“工人惨”是在文档里看来的,我们需要向实际情况做调研以纠正本本主义的错误。
在你与诸多工人交流过他们的生活后,你会举出“我上次坐地铁碰到一个下班回家的工人,端午节没假期,每天干十个小时,中午只能睡马路边上,工资一个月才……”,当你举出更普遍、更生动的“血淋淋”的例子的时候,对方的幸存者便不再有说服力,于是阐述观点的发言权又回来了。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我们在同志们写得小册子中去学习如何应对不同阶级,脑袋里的想象是一回事,现实中应对不同人又是另一回事。
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人社会位置决定的视角不同,个人经历影响了性格,因此行为也有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小册子去把握应对整个阶级的战略,但必须通过实际的交流去找到应对不同特色的人的战术。
例如有的工人不喜欢聊工作,但会在交流中关心你的学习状况,我们大胆猜测对方对于教育更感兴趣,于是我们便可以大胆尝试去谈起对方的孩子以及教育等问题。
与群众的对话都将成为我们做出正确策略的依据。
与群众打交道,虽然我们有着了解社会的目的,但是零散的对话可能撑不起宏大目标,所以我个人认为,与人民群众打交道,锻炼自身能力的意义是要大于调研意义的。锻炼察言观色能力——通过对方的语气与动作看出对方对某个话题的喜恶;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在短时间内把我们的观点通俗地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我们这个群体是应当主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
二、为什么有些同志不与群众打交道
笔者曾经问过几个可以称为同志的朋友(他们对与人民群众交流有一致的认可),“你会不会主动去和人交流”,因为问得人不多,分类上有些简单,我将同志们的状况分为被动型和主动型。
被动型,有的同志的回答是“看情况”,此处的看情况是“对方对我感兴趣我才去交流”,“我社恐,但和普通劳动者我还是很喜欢去交流的,谈话内容很随意也接地气”。
主动型,“平时会主动交流,因为喜欢多接触一些人,感觉能更了解社会,不过具体实施还要有合适的机会”。
被动型,需要对面表现出对其的兴趣甚至是主动搭话,才会交流,有的同志还会因为社恐不去谈话——这其实是为资本主义影响下的社会关系所毒害,但是我们做为共产主义战士(即便是自诩的),在对待群众的态度上也要尽量减少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不过在具体实践中不排除要用到资本主义的手段)。
那么“和普通劳动者我还是很喜欢交流的……”这句呢?因为这里的被动是节奏上的被动,该同志只有遇到“接地气儿的谈话方式”时才能触发被动技能,那如果对方说些形式上阳春白雪但是内核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就要排斥对方了么。
主动型,这些同志们的特点是擅长找机会去交流——排长队、乘坐交通工具、吃饭等场景,而且对于不同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状况很感兴趣,所以会不那么区分阶级的进行沟通。
主动型的朋友,想必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交流方法,这部分朋友在交流实践中将会润色自己的方法。对于被动型的朋友,可能需要锤炼,也可能需要用更高目砂纸去打磨。总而言之,我们是需要实际的实践去锻炼的。
以上两种只总结了有交流意向的同志,其实还有一种消极型,这类人便会说“和他交流有什么用”,还可能在劳动者受到物质或者精神上鄙夷时先去思虑劳动者的错误,会泼你冷水灭你热情。
如果这句话戳到了某些读者的肺管子,请回头看第一部分的论述,如果仍然存在上述态度,那大可以退出浏览——这篇文章并不是为这些读者写的。
三、经验分享
很多同志顾虑“我现在去会不会打扰到他们工作或者休息啊?”诸如此类。
那么按照我的经历,这个问题取决于我们自己选择的时机,其实大家平日里的工作生活都很简单,甚至希望有人与他们交流。
我举几个场景:
早早来到食堂,食堂的叔叔阿姨们在边准备边聊天,或者晚晚来到食堂,阿姨要解决一顿饭,这些时候,我们可以和他们交流;
在下班高峰时,下班的工人在地铁上发呆,我们可以过去跟对方交流;
在食堂排队打饭,工人没有校园卡无法直接打饭向我们请求帮助时,我们答应,等饭期间与对方进行交流,甚至打完饭后去与对方拼桌交谈;
空调维修师傅在四十度高温下给我们修空调,我们准备好矿泉水或者绿豆汤给师傅,这个时候也可以交谈(不过如果师傅还有工作,我们仅仅表达一下谢意就可以了)。
从称呼开始,由于笔者交流的劳动者年纪较大,所以叫“姨”、“叔”——叫单字听起来会更亲近(个人经验),没有学生与社会人士的那么强烈的疏离感。如果有方言加持的话首先你可以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其次你可以用当地的话去称呼对方会让对方缓解紧张。
如何开头呢?
这个需要结合我们的经验与对方的特点来选择。我还是举例子:明天是法定节假日,地铁上有施工完回家的大叔,“叔,明天端午节了,可有时间好好歇歇了”;
在食堂和几个来吃饭的工人拼桌,“这碗面能吃饱不?”;出租车上,“师傅,平常一天能接几单啊?”总之,对话的开头随意一些,以关心对方的生活状况为开头会相对合适一些。
当然,在某位同志的扩展下,也可以用递烟或者借火先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在实际交流中,我们可以不必太在意话题的引导,而且是可以结合自身状况去交流的,比如笔者的母亲是纺织工人,我可以用母亲的例子交谈相关内容。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态度,我们不是用调研者的身份去发问的,我们是用对待统一战线的同志的态度去交流的,因此对于他们某些不成熟的见解要包容,不强求他们吸收我们的观点,对于他们的遭遇感受表示理解,对于他们有见解的看法更要去学习,把他们当作家人与同志去关心。只要我们的方向不偏,不会误导对方对某些事情的思考,都可以称得上一次完美的交流。
四、总结
“六亿神州尽舜尧”是教员对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期盼,我们自诩为教员的学生难道只是在网络上打空炮?难道只能在小圈子里做无意义的键政?不去和人民群众交流,不了解我们的人民经历着什么,我们的人民精神状态如何,我们何来的根据和脸面去做人民的先锋队呢?
希望能够读到这里的同志们可以继续去润色自己与人民群众交流的方式,或者打破自己的顾虑,去和身边的劳动者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