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冷战”打出原形的欧洲,连“取暖过度”都是罪
随着冬天的临近,能源危机在欧洲各国遍地开花。
欧洲政客为了表示能够战胜严寒,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从洗澡只洗四个部位到爬楼梯取暖,一招比一招厉害。
一辈子洗一次澡也没什么了不起,德国《图片报》7月份就说了,“不洗澡更能改善人们的皮肤状况”。
然而随着气温不断下降,一个比洗澡严重得多的问题来了,取暖怎么办?
“北溪1”天然气管道已无限期关闭,俄罗斯何时恢复供气,关键在德国。
不过,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前天又突然坐着夜间火车跑到基辅,鼓励乌克兰继续打下去。
德国人或许认为自己还能对付,据说德国天然气储存设施已经有84%左右的充足率。如果不考虑工业用气,德国人省着点用还可以熬过冬天。
德国企业和小商户如何度过冬天?上周有三家大型生产商(卫生纸、鞋类、汽配)申请破产,还有其它厂商也在准备提交破产申请。
德国政府应对企业破产的方式是:司法部提高破产的申请门槛。这样,破产企业数字就不会那么多。
现在德国民众都在抢装太阳能设备,而这些太阳能产品大多数来自中国。
但是,那些没有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国家怎么办?
“小美富”瑞士就是其中之一,别看它平时一副“生活乐无边”的样子,但在严寒面前,瑞士几乎束手无策。
它就干脆来个狠的--直接将取暖入罪。
9月6日,瑞士《Blick报》报道,瑞士经济事务部发言人马库斯•斯旺德利表示,在冬季面临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瑞士政府将禁止民众把使用天然气供暖的建筑物温度调至19摄氏度以上、把暖气供水加热到60摄氏度以上,或使用电暖器等取暖工具,违者将面临法律制裁。
该条款已被写入联邦法律。如果有人故意违反规定,最高可判处3年监禁并罚款;如果是疏忽大意,也会被处以最高180瑞士法郎的罚款。
但这项法律该如何执行,存在很多疑问,难道瑞士警察要上门检测温度吗?
瑞士首席警察局长弗雷迪·法斯勒表示,他不希望警察挨家挨户检查,“我们希望有分寸地执行这项规定。”
“有分寸”是个模糊的概念,是否违法警察要看心情来判断。
瑞士联邦副主席兼经济部长居伊·帕姆兰在联邦委员会的记者会上又表示说,“我们不是一个警察国家”。好笑,连民众取暖都要入罪的国家是什么国家?
吃饭、喝水、取暖,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最基本的人权保障。
瑞士可是“人权小灯塔”,它没少拿“人权”问题指责中国。
但瑞士被“冷战”打出原形后,说明它根本不在乎人权。
解决供暖问题是瑞士政府的责任,但它之前根本没有去准备这项工作,等冬天到来却直接将危机转嫁到民众头上--“取暖入罪”。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