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良:北京疫情海啸、重症高峰双降临,拒绝躺平!

2022-12-21
作者: 孙玉良 来源: 昆仑策网

【王广发主任在病房指导对新冠患者的救治】

  最近听到的坏消息是,北京迎来了“疫情海啸”和“重症高峰”。这并不是我的造谣,而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教授接受采访时说的。王广发说:“这次新冠疫情的感染高峰不是一般的高,是疫情海啸”,用“疫情海啸”来形容疫情,可见北京市的疫情已严重到什么地步。而伴随着“疫情海啸”的来临,95%以上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或“轻症”的判断也被打回原型,王广发判断未来一两周内北京市将迎来“重症高峰”。

  除了在网上仿佛听到的人们的呻吟外,我最关注的还是死亡消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人民日报》名记者杨良化的死亡,他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因细菌性肺部感染于2022年12月15日18点58分不治去世,引起舆论的不胜唏嘘,除国内人们纷纷纪念外,连外媒也纷纷报道了。一来是因为杨记者的名气大,二来是因为杨记者生前一直主张“解封”。人们尴尬且纠结的是,在“解封”之前,市场非常萧条,某些人将原因归结为“封控”,于是鼓动上街游行反对之;而在“解封”以后,市场依旧萧条且更加萧条,只有空气中弥漫着的奥密克戎信息仿佛在叽叽喳喳,人们再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解释了。

  有一个段子说:疫情是挣不到钱的最好理由,但如果解封了,你仍然赚不到钱,这又该怪谁呢?我有一个同学,开着一个店,解封后颇有些“兴冲冲”,结果现实很打脸,她在店里守了几天,亲眼见证了什么叫“门可罗雀”,不得不重新关门。我跟她聊天时,礼貌性地说:“你好”,她直接回复说:“不好。街上没有人,门市也完了,干赔房租,照这样门市干不下去了”。疫情打击最大的就是实体店,没生意干赔房租、水、电,如果再雇着员工,那还得赔上一份工资,一般老板还真顶不住。对于北京这次迎来“疫情海啸”和“重症高峰”,我相信“解封”前的许多爱国专家是想不到也不愿看到的。

  惟一“想得到”且预知这种情况在意料之中的,是“躺平派”。美西方国家大多是“躺平派”,某些接受了西方国家教育或熏陶的中国人,自觉在思想上“与国际接轨”,在疫情防控上主张“躺平”,是国内的“躺平派”。美西方国家因为“躺平”或死亡,或得“长新冠”后遗症,这些难道“躺平派”看不到吗?看得到。但他们的思想与众不同的是,认为这些都是应该付出的代价。这些人平常挂在嘴边的口号,是“不自由毋宁死”,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这句口号也被照搬了过来,叫做“封控不如死”。他们的思想是极端利己主义,追求个性的自由,而新冠病毒是最喜欢这种“自由”的,我们看到美国人感染新冠死亡了110万人,但并没有引起暴乱,因为这是“自由”应该承受的代价,死也要死在追求“自由”的大道上。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之前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动态清零”道路,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条道路也走得磕磕绊绊,因为一边走一边受到“躺平派”的干扰,“清零派”与“躺平派”一直在斗争,一直到中国被迫“解封”。中国的被动“解封”虽然不能完全说是“躺平派”的胜利,但一定是受到了“躺平派”的重大影响。本来疫情防控的“新20条”是想实现“缓慢有序”解封的,但受“躺平派”的影响,却变成了“泄洪”般地开闸解封,由严格封控走向了另一个“躺平”极端。中国许多地方实行的就是“躺平”政策,不管如何解释也是这么一回事。而“躺平”的后果是严重的,人人感染+医疗挤兑在所难免,至于因此死亡多少人,是几十万还是一二百万,只有等待时间来验证了。

  本来我对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是非常看好的,这条政策坚持了三年,举世公认成效斐然。只不过在2022年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太多的掣肘,一是僵化的官僚分子过度防疫,造成了巨大的次生灾害;二是贪婪的检酸检测公司故意造假,人为破坏抗疫大计;三是“躺平派”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不只在舆论上,更在行动上鼓动人们上街“造反”,最终打断了“动态清零”的探索进程。对于群众的教育,有时候仅靠“正面教材”,群众听不进去,但如果再辅之于“反面教材”的教育,群众就听进去了。

  “躺平派”观点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得到教训的人民群众一定会自己判断孰是孰非,揭穿某些“躺平派”公知的丑陋面目。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良评”,修订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9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