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松:我看,还是让专家继续建议为好


  最近,某些专家因对疫情的信口雌黄,被社会舆论抨击的“惶惶如丧家之犬”。虽然他们的“建议”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了,也有人建议他们闭嘴,不要再“建议”了,以免制造舆论上的混乱。虽然专家已经不让人待见,可是,专家不建议,谁来建议?老百姓的建议又是没人听的,说得多了、说得重了都还不行。

  我从小就崇拜专家,那个时候在各个领域有重大建树的大多叫科学家,或地质学家、医学家……什么的。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吴阶平、萧龙友……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还是我理想的目标。我还曾立过志,我将来一旦能成为科学家,一定会像他们一样,不但要有建树,而且要实事求是竭尽全力的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而今这些年来,叫专家的越来越多、还或叫什么公知、网红、智囊等。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虽然“专家”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可在我的脑子里“专家”这个词在逐渐淡化。可无论如何,我还是崇拜专家的。就是“非典时期”我也没有放弃我对专家的崇拜。但就从三年前的“新冠”疫情以来,不知怎的,我头脑里的“专家”意识越来越混沌了,更是离一些“金声玉振”的“新冠”专家越来越远了。不知是我老的不知好歹才怀疑专家了,还是专家的水平越来越高使我的“崇拜”跟不上趟了。“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这是上世纪七零年初一个电影里的台词,好像放在现在名声贯耳的某些专家头上、尤其某些“新冠”专家那里觉得挺合适的。虽然他们说话总是在“打自己的嘴巴”,因是自己打自己所以不觉疼、不知臊的,从来都是坦坦荡荡的面对产生疑惑的社会,好像先前的话不是他们说的。

  读红歌会网明德先生文章,他对专家的几条困惑概括的挺好的,摘录于下:

  “1.说好的90%无症状呢?

  2.说好的4%发烧率呢?

  3.说好的接种疫苗到一定程度形成免疫屏障呢?

  4.说好的疫苗防重症、防死亡呢?

  5.说好的不需要看病,在家硬抗就行呢?

  6.说好的大号流感呢?

  7.说好的两个鸡蛋对付新冠呢?”

  如果专家听话果真不建议了,底层社会的建议又没人听,出现“智囊空白”怎么办?我看还是叫专家继续建议的好。

  一则,专家的话多是有来路的,不然,怎么能霸占着“话语权”呢。他们不说了,谁给这个防疫舆论引路呢?先莫管他错对、多变,起码有个引人耳目的动静吧。

  二则,眼下对专家的不信任,正是来自于对他们过于的信任。专家能毫不负责任的“顺嘴流油”,也是看中了舆论对他们的广泛信任。这才几天不信认的抨击,如果他们现在不说了,社会上的舆论流是有惯性的,会不会哪一天整个舆论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又会“请”出专家来呢。那时候,更强化了专家语言的“公信力”,不听也不行了,尽管专家没有改变先前的一切。

  三则,专家之所以是专家,就因是说话自己打脸都无所谓,这是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也是最让人放不下的心结。专家不建议了,但没有让出话语权的位置来,谁能猜准专家们花花肠子里的鬼点子,“集市上的经济,袖子里的乾坤”,反正他们不会闲着的。一旦以“不建议”弄点什么出来,不敢想。

  所以还是让他们继续顺着“情绪”建议得好,尽管乱说也不要紧,反正社会舆论也有些清醒了。专家们虽然信口的没有准绳,但也是“与时俱进”嘛。想想自己翻盘打脸的专家也不容易,他们得承载着多重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呀。

  俗话说得好“言多必有失”,让专家尽情地说吧,智者千虑还有一失呢,更何况现在的某些专家了,不已经是“惶惶如丧家之犬”了吗。待到他们语言的漏洞大的不可弥补的时候,社会上对他们的认知深度、明度、牢固度,会彻底扭转对他们的看法了。那时,再叫这些专家建议,也可能不会再张口了,因为话已说绝说尽。不是吗?他们的语言诡辩越多,漏洞也随之越多越大,专家不但会抖搂下自己的衣服来,而且还会“透明”他们的背后,把来路都展示出来,一切都“大白”了,这样岂不更好吗!

  诸君,你说是吧?

  (朱树松·2023年1月14日)

  【文/朱树松,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