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化债,农民工就能拿到工资?
上周五,财政部发布了重磅政策——10万亿的化债政策。
整个周末,财经圈都在讨论这10万亿化债的问题。毕竟,这在我们国家是头一回发布类似政策。既然在此之前没有先例,之前没有如此大规模化债,大家只能边讨论边学习。
这一次10万亿化债政策,金额巨大的化债数字,犹如让人回到了2009年,当时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
那一次4万亿的刺激政策,让人记忆犹新,政策一经发布,股市立马暴涨,经济迅速触底回升,就业市场恢复,工资迅速上涨。
当然,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房价暴涨,货币贬值。
如果不仔细思考和辨别,很多人将此次10万亿化债,与2009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类比,导致误判未来的形势。
正如那位恒大年薪千万的军师,民间大经济学家任首席,解读国家政策不求甚解,闹了一个大笑话。
任首席说:这次化债有什么影响?影响很大: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拿到化债资金首先要偿还拖欠企业的工程款,拯救大量中小企业和农民工工资。地方政府有了更多财政资源,用于保民生。地主政府有了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投资发展经济。
任首席说,地方政府会拿到化债资金。
但这次化债,不是财政部发钱给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拿着钱去还债,更不是发钱给地方政府偿还中小企业负债。
经过这两天各种媒体的讨论,相信大家对这次化债已经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此次10万亿化债,不是地方政府还债,而是地方政府债务转换;将之前城投债等隐性债务,变成显性债务;将短期高息的城投债,变成长期低息的政府债。
要理解上面化债的认知,首先要看看官方的表述:增加6万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转换存量隐性债务,并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以化债。
从上面的表述大家可以看到,新增的6万亿债务限额,以及5年每年8000亿的专项债,都是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没有给钱,财政部没有给钱,依然是地方政府发的新债。
这就是传说中的借新还旧,发新债,还旧债。只不过,这个旧债,是以前城投公司等单位,欠下的高利息短期债务。
所以,10万亿新发的债,都是有明确用途的,那就是还掉之前城投欠下的债务。
很多人就会问了,城投欠了谁的债?不是有很多中小企业供应商吗?这下不就是能还供应商的钱了吗?农民工不就可以拿工资过年了?
现实情况不是如此,这里还的是城投公司发行的债券,不是还城投拖欠供应商的款。
城投公司的债券,主要是被当地的城商行、四大行、私募、信托以及理财公司买走,而且利率都挺高,8-15%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