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了,终于迎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抗疫将向实质转向
2019年12月1日,武汉通报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3年,在这3年里国家始终以人民的健康安全为第一要任部署了各项抗击新冠肺炎的工作。
3年疫情让老百姓深受其苦体会到病毒肆虐的无奈和困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但在抗疫的过程中得到充分诠释。小雪刚过,大雪将至;进入冬月,新年在望,在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的生活正发生了一些改变。
回顾过去,中国新冠疫情的四个重大转折点历历在目:
1. 武汉和湖北封城。这个决定把疫情基本控制在湖北地区,使得整个国家的疫情规模降低了十倍。也使得全国可以有余力来支援湖北抗疫。
2. 举全国的精锐医护力量支援湖北,建雷火神山医院。这个决定避免了湖北和武汉产生医疗挤兑,极大的降低了死亡率和医护感染率。全国10%的重症医护力量到达湖北。
3. 大规模建方舱医院和准备隔离酒店,轻症病人和疑似应收尽收。这个决定阻断了轻症病人的居家隔离这一重要的传染路径。
4. 对武汉小区进行封闭式隔离。这个决定大幅降低新增感染的产生,使得存量确诊人数曲线加速下降,显著加快了疫情的结束。
这四个转折性的重大决定,其实每个都很艰难,但是又非常的必要和及时。
同时,放眼全世界,感觉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同时做到这四个举措。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学习了封城和方舱医院。所有,全世界对抗疫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会很艰难。
抗疫三个年头,我们携手并肩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毒株在变异,我们对病毒的认识在改变,防控措施也在改变。但做好“精准”这道必答题,始终要全力以赴。
在进入12月前的最后一天,2022年11月30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行动出现重要的转折意义上的实质变化。
注意,这次用的是"行动",而非战略或者部署。如果说,在昨天以前,很多中国老百姓对于抗疫的转向,还心存怀疑坚持认为"加码"和"严控"不会改变。那么在昨天以后,广州市的防疫政策调整被刷屏,到权威媒体不断释放信奥密克戎病毒减弱的信号,我相信大家的认识应该统一到一个"转向"后的抗疫新阶段了。
这真是好事,虽然姗姗来迟,但还是来了!令人欢欣鼓舞又倍感珍惜我们用时间赢得的“胜利”,老百姓翘首以盼这个步伐可以更大一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早上打开热搜,最抢眼的两条就是:
1,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2,专家称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
第一条热搜称,相较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随后出现的其他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呈现几何级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