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军论高考

2023-04-24
作者: 一字千军 来源: 红歌会网

  高考是鬼门关,高考是独木桥,也难掩很多人毕业后失业、啃老的尴尬。就业那么卷,为啥高考还那么热,网友指出这是因为它是区别人等级的最好手段,以便于政治的高度控盘,简单来讲就是政治手段,人只不过是政治的调配之物。学生参加的不是高考,而是阶层上升机会的竞争。这与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的“坚决不可出现贫富分化、城乡分化、阶层分化”的战略思想相背离。在所谓的“现代考试制度”之下,考生的负担实际上根本没办法减下去。必要时可以考虑废除高考,或者采取通过逐步普及大学的办法来淡化高考。一位网友指出,为什么有些国家没有高考,因为不通过高考也能上大学,只要你能读出来,主动权完全在自己。宽进严出是很多国家的大学招生原则,他们不能理解中国高考期间学生的疯狂。

  有人为毛主席平反,说毛泽东时代大学招生考试从来没有取消过废止过,年年都在有计划的招生,“恢复高考”一说不符合事实。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领域的变化与阶级斗争的变化完全同步。旧中国能念得起大学的基本上都是权贵和有钱人的子弟,而毛主席改变了穷人子女的命运,譬如整个文-革期间共培养了80多万工农兵大学生。毛主席下达的是“大学还是要办……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指示,这就是所谓的“工农兵大学生”或“工农兵学员”。对比而言,高考吞噬了很多孩子们应有的玩乐、学习、生活技能等等必不可少的东西,很多学生成了作业机器,“另类残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独立性越来越差是某些做题家的特征。不要让应试能力和综合素质之间、解题能力和德育之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分数挂帅往往培养的不是无产阶级接班人,而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

  不管高考结果如何,天都不会塌下来,不要让高考决定你的一生。毛主席的教导是“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书读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毛教员)很不赞成。”高考之痛愈演愈烈,教育不能这样搞。毛主席认为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毛主席重视把教育倾斜到基层和农村,从而根本改善大批优秀的工农、革命干部子女接受教育的命运。社会的氛围如果是“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才是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而不是把高考神化宗教化。一个名落孙山的女同学因无法面对疯了,这不是好兆头。而当年没参加过高考的毛泽东,学历仅仅是中专生,毛主席读书从来就不是为了考试、拿学历,而是为了指导实践。高考状元只是阶段学习成功者,一项深度调查显示30年3000多高考状元,无一成为“行业领袖”。高考只是阶段性学习结束,大学的拼搏更加重要。

  如果真的主张公平性,就从统一高考开始吧。譬如临近的地区如京津冀地区。北京有着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却出着全国最简单的高考题目,这会令人愤愤不平。高考公平不能儿戏,它体现的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在录取数量比例上,某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应按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减少高校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某些大学用的是全国人民的钱,招生方式就必须按全国统一划线,不能带有任何地域特征。在高考内容上,应当把毛主席的文章作为高考作文论述题目,给“毛泽东热”加薪助燃。这样可以迅速改变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加速人民的觉醒。高考作文应该提倡通俗易懂、逻辑清晰、和现实密切相关的文风,而不是脱离社会无病呻吟。剥离毛泽东思想的高考是没有灵魂的高考。有人建议取消英语高考内容,变英语必修为英语选修,变普及英语教育为专业化英语教育。全民英语助长了崇洋媚外之风,英语强制学习直接导致了中国成了洋人的人才培养基地。英语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使得学生没有精力来深入研究其它学科的学习。

  少数民族加分是一种歧视汉族、制造人心分裂的不公平的政策,对归侨、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分也没有道理,给外国留学生超国民待遇也伤害了爱国情怀和民族感情。另外我们建议中小学教科书编写权和高考命题权收归到拥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老师手里。中国的初等教育水平整体上优于美国。但有些人却想完全复制美国的高考模式。高考还可以允许半工半读的人参加,将学习和劳动结合起来,我们要在实践中终身学习,破除精英对教育的垄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