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苏联模式?
因为看到了《顾凌英:驳“苏联亡于公有制”的谬论》(作者:顾凌英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24-10-26)一文,并由此阅读了《刘永佶:“苏联模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缺陷与历史意义》(科社共运动态+ 2024年10月22日 21:19 江苏),因而我于10月27日写了《苏联模式亡于产权制度,而非公有制》,就苏联模式谈了我的看法。文章就为什么苏联亡于产权制度,为什么苏联人要建立产权制度与公有制相结合的苏联模式,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权误区是导致苏联灭亡的关键性原因作了解析。
今日先是在微信中看到了好友转发的顾凌英先生的回应文章:《《顾凌英:离开无产阶级专政和公有制大谈保障劳动者利益,是做梦!》(作者:顾凌英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24-10-31 )。在此文中,顾凌英先生分别讲了三个问题:一、“苏联模式”有那么不堪吗?二、所谓“劳权制度”靠得住吗?苏联夭亡的原因是什么?
在本文中,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苏联模式,我讲几个不同看法,与顾凌英老师商榷。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上不是体现产权的形式,反而是消除产权、体现劳权的所有制形式。
在文章中,顾凌英先生认为“苏联的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其产权就是全民的。具体的由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进行保护;这虽然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保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一样的形式。但是他所保护的内容是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相反的。它所保护的是工农劳动者的产权。”“社会主义国家所保护的工农劳动者的产权的归属与性质首先具体体现在工人的劳动中。譬如社会主义的国有制企业从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各级管理者,都是从工人中选拔。因为在消灭了剥削的苏联工厂,除了工人还是工人,任何干部都只能从工人或工人的子弟中产生。因此苏联的产权制度,直接就体现了是工人阶级在管理工厂。”“正因为这个无产阶级的产权制度真正地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所以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应对战争和灾难,为快速实现工业化而建立的、以国家为主体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才能调动起工人阶级劳动者高度的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积极性。产生出比资本主义社会高出无数倍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主义的苏联很快就赶上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的进程。”
公有制是由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每个社会都可以存在程度不同的公有制,从各种公有制的具体情况来看,作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的社会成员既可以是劳动者,也可以是剥削者,因此,历史上的各种公有制因其社会成员的不同而有性质的区别。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