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行: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己在现实中

2024-11-13 399 1
作者: 刘伯行 来源: 红歌会网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学界就对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展开争论。有的说是私有制,有的说是公有制,始终没有得出统一的认识。这个讨论一直延续至今。

  当时笔者写了《我所理解的个人所制》,主张这是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发表在《社会主义(1996专刊)》上。

  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已是百年多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事实。再进行讨论已枉费笔墨了。

  下面对此略加说明。

  马克思在《资本论》笫一卷笫二十四章结尾处说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笫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这就是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的来源。

  下面对这段话进行粗浅解析。

  首先必须肯定,马克思在这里描述的是社会主义的状态,而不是共产主义的状态。文中提到个人占有,这就不是共产主义的了。因为,在共产主义,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都归社会所有,不存在个人占有的现象。

  这段话的笫一部分,”从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笫一个否定”。讲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经济(小农)生产方式的否定。

  笫二部分,”但是,……对自身的否定。”讲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

  这个否定是资本主义自身造成的。

  那么,资本主义是怎样否定自身的呢?

  马克思用十个字”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回答了这个问题。

  自然过程,指的是社会化大生产。

  ”必然性”,是指社会化生产必然要求社会化管理,必然实行生产资科公有制。也就必然否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概括起来说,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最终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

  笫三部分,讲的是在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后,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按照否定之否定之规律,笫二个否定之后,要回到原来的位置。马克思在此特别申明,这个否定不能硬套否之否定的规律。在此,笫二个否定不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不是重新建立小农私有制。

  ”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资本主义时代成就”,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这种社会化生产创适出巨大的财富。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