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石:谁才是毛主席志同道合的战友?
周恩来与朱德,是举世公认的毛泽东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然而,毛周朱之间战斗友谊的形成绝非属于一见如故那种,而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血与火的反复磨练中渐次形成的。
朱德与毛泽东的相识要晚于周恩来。周恩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便与毛泽东相识于广州。那时,周恩来在党内党外的职务均低于毛泽东。周恩来当时在党内尚未进入核心领导层,在国共合作创办的黄埔军校里担任政治部主任。而毛泽东不仅是中共一大的十三名代表之一,还是中共一大、二大、三大中央委员,在中共二大上曾被选为党的核心领导成员。国共合作之后,毛泽东参加了国民党一大,被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后来更是成为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部长。就是彼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职务也远低于毛泽东,他连国民党一大的党代表都不是。不同的是,蒋介石一直是国民党序列里的人,而毛周则是共产党序列里的人。
朱德与毛泽东在上井冈山之前,可能神交已久,却未曾谋过面。不过毛朱二人一旦会面,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革命同事而已,很快就成了并肩战斗出生入死的战友与同志。
朱毛二人分别是国共关系破裂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决定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后发动的震惊全国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参与者与领导者。
不同的是,朱德在南昌起义领导层中,地位较低,按照当时领导人职务排序的话,恐怕在十名之后。而毛泽东却是秋收起义的最高领导人——前委书记。
南昌起义时,作为南昌市公安局长的朱德,手里掌管的武装力量很少,仅有一个军官教导团而已。按照起义队伍撤退后朱德被委任的职务看,仅仅是一个副军长。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领导职务,却让朱德在中国革命最危难之际星耀太空,功高盖世,一举成名,并很快把自己的影响和地位扩大甚至超越了南昌起义领导层里的所有人。南昌起义部队的主力要南下广州,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以便好接受共产国际的军事援助。起义部队主要领导者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均随主力南下,留朱德率领一支原本不属于自己管辖的队伍在三河坝阻挡追敌,掩护主力部队。
然而,南下主力部队很快就在国民党军队的四面围堵中全面溃败,主要领导人们化妆后分头避难各地,只剩下一小股幸存者北还加入了朱德的部队,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就这样失败了。而朱德领导的这支后卫掩护部队,成了南昌起义硕果仅存的革命武装力量。
那时候的部队里人员庞杂,纪律涣散,革命目的不明确,山头主义严重。许多人不服朱德领导,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没多久,几千人的部队便在部分军事主管们的带领下四散星逃。当部队走到一个叫天心圩的地方时,部队剩下不足一千人,团级以上军事主官和政治主管只剩下王尔琢和陈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