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最后那年为什么经常寡言流泪,临终前想说什么?
1973年1月13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毛泽东主席会见扎伊尔总统(资料图)
1
值此国际劳动节,大家自然会想起《国际歌》、《共产党宣言》,想起伟人毛主席。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伟人毛主席。那年伊始,伟人自感生命即将终结。
1976年9月9日零点十分,那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毛主席与世长辞,临终时老人家嘴唇下弯,表明这位平生乐观自信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伟人,临终时还是那么忧患如山。
顿时,九亿神州愁云惨雾,甚至天崩地裂,亿万人民群众愁肠百结。当天下午,联合国总部为毛主席降半旗致哀。
全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一百二十个国家首脑给中国发送唁电,一百多位国家的领袖前往当地的中国大使馆进行吊唁。
9月18日下午,毛主席追悼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特别设置的追悼大会现场,庄严肃穆。
上百万的群众自发地涌向天安门,在毛主席的遗像前痛哭流涕,高唱《国际歌》;还有更多的人,遥望北京的方向,长跪不起。
在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像毛主席这样值得人崇拜。这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崇拜,而非个人崇拜。
2
毛主席晚年的秘书张玉凤,曾经回忆老人家最后那年的情况。虽然岁月荏苒,然而往事如在眼前。
黑龙江人张玉凤,最初只是毛主席专列上的服务员。1970年7月以后,她被安排成为毛主席的生活秘书。
对于领袖毛主席,张玉凤只是由衷尊敬而不害怕。她禀性单纯没什么心机,很受毛主席信任。
张玉凤最初只是担任毛主席的生活秘书,主要负责照顾毛主席日常生活事情。后来随着毛主席日益信任,以及老人家的身体日益变差之后,毛主席就开始让张玉凤念一些机要文件。
成为机要秘书之后,张玉凤逐步成为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人。由于常年在毛主席身边,她逐渐成为最懂毛主席内心想法的人。“晚年的毛主席,不喜欢说话,也不愿意见人,常常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小声地哭,最后那年,噩耗接连彻底击垮了他。”
1976年春节刚过,毛主席的病情便开始迅速恶化。那时,他已经不能下地走路,吃饭服药都要人喂,坐在床上审阅文件。
1月6日,周总理病重。报告送到毛主席手上的时候,他恍惚了一下,停顿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打开手中的报告。
7天上午,305医院的急救报告一张接一张地送到了毛主席的手里。下午,他坐在病床上,戴着眼镜,手里拿着周总理的病例报告单,一行一行慢慢看着,好像生怕会漏掉了一个字。当夜,毛主席辗转未眠。
8日,周总理在北京305医院里溘然长逝。毛主席听到消息之后沉默了很久,一言未发,随即,缓缓闭了眼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