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原型之一,特等功臣赵先有
▲赵先有烈士生前照片
大家可能都看过《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电影中王成在朝鲜战场上,一面高喊向我开炮,一面拉响手中紧握的爆破筒冲向敌群,壮烈牺牲的场面激动人心。乐亭县就有这样一位英雄,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为其题词: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有。
赵先有,1928年出生在乐亭县姜各庄镇庄头东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中。自幼勤奋好学,全家人省吃俭用供他读完小学。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他中断了学业,与本村同龄人参加了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查路条。年龄稍大后,他加入背土布、送军粮、破坏交通等支前活动,群众称他是王二小式的好少年。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却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企图窃取胜利果实,发动了全面的内战,使中华民族重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此刻,赵先有产生了当兵打蒋匪的想法。
1947年的春天,经人介绍他与邻村的一位姑娘陈连华结了婚。赵先有当兵的想法和新婚爱人一说,他爱人十分赞同。其实,当时赵先有的家境比较困难,他的父亲已经病故,母亲身患多种疾病,两个姐姐已经出嫁,两个妹妹年龄尚小,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他一人的肩上。但是,他当兵的决心很大,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支持。1947年10月,他告别已有身孕的妻子、母亲、姐姐、妹妹和村里的父老乡亲,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告别竟成了与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家人及父老乡亲的永别。
赵先有入伍后,团结同志、遵守纪律、吃苦耐劳、苦练杀敌本领,在新保安、太原、兰州等几十次战斗中英勇善战、奋勇杀敌,曾三次荣立战功,并于1949年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
1949年8月,赵先有所在的部队兵临兰州,参加兰州战役。9月进军宁夏,执行清剿土匪等任务,在解放了数座县城之后,部队驻防在宁北地区。1950年初,赵先有当上了排长。由于部队驻地比较稳固,赵先有给家中写来了一封信。随信寄来了一张身穿军装,佩戴军功章的照片。当他的爱人、母亲、姐姐、妹妹接到信之后,把信的内容读了一遍又一遍,照片看了一眼又一眼。手捧着来信和照片,都激动地哭了起来。是啊,这是赵先有同志当兵三年多来,给家中写的第一封信,也是最后的一封信。此时此刻,他的爱人陈连华产生了到部队探望赵先有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很快凑足了路费,由本村的一位四叔带领上陈连华和她两岁的儿子及邻村的一位与赵先有在一个部队当兵的家属,踏上了去往宁北的征程。大家知道,那个时候交通极为不方便。他们几个人乘马车、三轮车、汽车、火车,经过好长时间的奔波来到了宁北地区。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前两天,赵先有所在的部队已奉命移驻山东省滕县(今滕州)、临城(今属枣庄)地区整训。1951年2月,第65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陈连华和她两岁的儿子没有见到赵先有感到终身的遗憾。是啊,直到赵先有同志牺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的孩子是男是女,家人是否平安。可见赵先有同志严格保密纪律是做得那样地好,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那样地高尚。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纠集了所谓十六个国的联合国军,悍然出兵武装侵略朝鲜。后来又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严正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大门口,企图以朝鲜作为跳板,侵略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10月,党中央、毛主席作出英明决策:派出中华优秀儿女组成志愿军赴朝作战。这正是:祖国华诞一周年,北朝平壤起祸端。三千里江山失秀丽,中华国土不安全。毛主席宏韬伟略发命令,抗美援朝保家园。中朝两国军民并肩齐战斗,将敌赶到三八线南。美帝谈判无诚意,只有干净彻底把他歼。
1952年10月,为了配合板门店的谈判,我志愿军总部作出决定,在开城一带打一场大规模的反击作战。其中,攻防“六七”高地的战斗是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六七”高地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因为海拔高67米,所以被命名为“六七”高地。这个高地距板门店谈判地点只有五千米,是一个咽喉要道。当时“六七”高地还在敌人的手中,夺取并守住“六七”高地至关重要。
1952年10月2日,65军194师582团2营5连在我军强大炮火的掩护下,经过激烈顽强战斗,全歼“六七”高地的守敌,夺取阵地。但部队的伤亡很大,已无能力再坚守,需撤换下来休整。这时,上级命令582团6连于10月3日清晨接防“六七”高地。6连就是赵先有生前所在的连队,当时赵先有任这个连队的副政治指导员。
当天上午,丢失阵地的敌人向“六七”高地发起了多次进攻,被6连指战员打退。但6连也付出了一定代价,指导员马加林身负重伤被抬下了阵地。此时此刻,赵先有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找到连长李才,他说:“连长,现在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六七”高地上又没有坚固的工事可守,不如将大部队撤回到屯兵洞暂时隐蔽起来。这样可以减少我军更大的伤亡。”赵先有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营长王守忠、团长兼政治委员张振川的同意。赵先有坚决要求留在“六七”高地上。连长还是让赵先有率部队到屯兵洞内隐蔽,赵先有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留在阵地上。”于是,2、4、5班留了下来由他率领。当天下午又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到了晚上,赵先有做了战前动员,他说:“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一名同志都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就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决不退却,誓与阵地共存亡,让党和祖国人民放心,让首长和战友们放心。”他特别嘱咐战友,要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
果然不出所料,10月4日拂晓,“六七”高地的上空,风冷飕飕的,地湿漉漉的,阵地上安静到了极点。正当人们熟睡的时候,6连指战员却严阵以待。当赵先有发现敌人趁着天不亮,组织两个排的兵力偷偷摸摸地上山时,他命令战士迅速做好战斗准备,等敌人靠近了再打。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打”,赵先有一声高喊划破了天空,战士们迅速将手榴弹投向敌群,接着,各种机枪、冲锋枪同时喷出火焰。打得敌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丢下死尸一片,狼狈逃下山去。
从凌晨到午后,敌人以57架次飞机向我阵地实施轰炸,6连先后打退了敌人六次冲锋。此时虽然我军伤亡很小,但战士们两天两夜连续作战心焦口渴,过度疲劳。赵先有看着口干舌燥的战友,把仅有的两壶水一一送到战士们的嘴边。战士们谁也不肯喝,坚持把水留给伤员。
敌人组织了一个连的兵力又开始冲锋了,当敌人进入我火力有效射击范围时,赵先有不断用报话机请求团长张振川用我炮兵火力,向敌人集结地域和冲锋的位置射击。有的敌人被消灭,有的被杀伤,活着的也全部趴在地上不敢动弹。当我军炮火过后,能动地敌人扭头就向后跑,赵先有高声喊:“同志们冲啊!”战士们犹如猛虎下山一样,冲向敌人,展开一场拼刺刀近身肉搏,把敌人消灭在山沟里边。这天,6连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反冲锋。战士刘殿良在战斗中一个人就消灭40多个敌人,赵先有号召大家“向刘殿良学习,沉着勇敢,多杀敌人,争取立功”。这时“六七”高地仅剩下20人,赵先有将其编为一个加强班,继续坚守在“六七”高地。
10月5日,一个惊天动地的日子。赵先有和他的战友们以“人在阵地在”这一豪迈气概,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
敌人多次惨败之后恼羞成怒,从拂晓至上午11时,敌人动用飞机32架次,与大炮和坦克一起对“六七”高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各种炮弹、大批的重磅炸弹、凝固汽油弹使整个高地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碎石横飞,顿时阵地成了一片火海。战士们的衣服被烧着了,身体被烧伤了,有的耳朵被震聋了。赵先有已多次负伤,却仍不下火线,指挥勇士们奋勇杀敌。枪声、炮声、拼杀声连成一片,山头被炮火削下了一米左右。我6连指战员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激烈的肉搏战后,敌人死尸遍野,虽然我军击退了敌人3次冲锋,但也付出了流血的代价。“六七”高地上只剩下赵先有、通讯员刘顺武、2排副排长王桂印和班长李富四人。
上午11时20分,敌人久攻不下又集中一个营的兵力,在8架飞机、12辆坦克和3辆喷火坦克的掩护下冲上“六七”高地。在激烈拼杀中,李富、王桂印两位同志也牺牲了。这时,通讯员刘顺武搀扶着已被炮弹烟气流催瞎双眼的赵先有扔出一颗又一颗的手榴弹,敌人又成批地倒了下去。敌人像潮水一样涌到近前,赵先有和刘顺武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毫不畏惧,绝不后退一步。他手拿步话机向团长报告:“团长,敌人已冲上了我“六七”高地,向我们开炮,向阵地开炮!”这是发自赵先有肺腑的声音,这种视死如归、与阵地共存亡的英雄壮举,激荡着团指挥所每个人的心。当赵先有和刘顺武进入隐蔽部,在激烈的冲锋枪和手榴弹响声后,阵地沉寂了,我们强大的炮火一起发射到“六七”高地,将敌人全部炸死。我军6连预备队和轻伤员仅剩的十几人和4连配属一个班分两路冲上“六七”高地,搜寻我们的战士。当战友们冲上阵地时,一幕悲壮的场面展现在眼前:山上到处是敌人的尸体。在隐蔽部口刘顺武圆睁双眼、手握冲锋枪,已停止了呼吸。赵先有手拿步话机静静地躺在地上,已壮烈牺牲,年仅24岁。在他们面前,隐蔽部的外边,躺着20多具敌人的尸体。
“六七”高地的战斗,赵先有率领六连的战士整整坚持了57个小时。先后打退敌人发起的17次冲锋,并主动出击两次,获得歼敌562名的光辉战绩。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作出决定:为6连荣记特等功,并授予“英勇顽强守若泰山的钢铁连”的光荣称号;赵先有追记特等功,并将他的遗体运回沈阳与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一起安葬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一个墓区内。战斗胜利后,著名作家巴金亲赴六连采访,根据赵先有和众多英雄人物写出小说《团圆》,后根据该小说拍成电影《英雄儿女》。
▲赵先有烈士与杨根思烈士墓碑
▲1954年4月1日,乐亭县人民政府在庄头东村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授予赵先有“人民功臣”锦旗,在门框上悬挂“功勋卓著”光荣匾。
▲1992年8月7日,赵先有生前所在的582团召开了赵先有的塑像落成仪式大会。
摘自《乐亭党史文苑》(第二辑)
作者:王从保简介,男,1946年出生,中共党员,唐山市乐亭县退休干部(退休前曾任乐亭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县委常委)。党史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他结合乐亭县丰富的红色资源,笔耕不掇,深入挖掘革命典型,撰写宣讲稿,讴歌革命先驱。他从抗日战争的不屈不挠到抗美援朝的以弱胜强;从革命先驱李大钊到李凡、宋瑞英夫妻双双上刑场,从“向我开炮”的特等功臣英雄赵先有到自卫反击战的甄平(编入乐亭县志人物传记),撰写宣讲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