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赵文凌:我们不能忘记鲁迅,我们仍然要“呐喊”
86年前的今天,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战士——鲁迅永远离开了我们。
86年后的今天,鲁迅早已家喻户晓,他名字伴随着他那些不朽的文学作品以及其作品中展现的深刻思想而永垂青史。今天,我们越发怀念他、崇敬他,因为他的许多话语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揭示着我们这个时代最深的弊病。
86年前,鲁迅还活着的时候,许多被鲁迅批判的人公然指责甚至谩骂鲁迅,如鲁迅曾骂过的蒋介石集团以及那些丧家的资本的乏走狗们。
86年后的今天,鲁迅愈来愈受到大家的推崇和欢迎,以致于那些鲁迅笔下的批判对象现在也不敢公然的指责鲁迅,只能寻章摘句地拿出鲁迅的部分话语来深表哀悼和怀念,试图去除掉鲁迅战斗性的方面,试图将其思想阉割,试图以此来浑水摸鱼、混淆视听而愚弄大众。
不过,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样的小把戏已经不再能够蒙蔽所有人,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鲁迅先生身上特有的品质。
今天,我们怀念鲁迅,应首先学习他的战斗性。鲁迅始终坚定地站在无产阶ji的立场上,他以笔为刀、不畏强权,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今天,我们怀念鲁迅,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去认真阅读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杂文。因为鲁迅的文章总是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且善于观察生活,往往能从生活的小事中层层剖析,看到社会制度的深处。
例如,1925年,鲁迅曾写过一篇奇文——《论他妈的》。
“他妈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句脏话,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许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彪出一句,在鲁迅看来,这是中国人的国骂。
然而,却从来没有人去“论他妈的”,鲁迅之前没有,鲁迅之后亦没有。
经过鲁迅的考究,“他妈的”是从晋代开始流行起来的。鲁迅指出“晋朝已经是大重门第,重到过度了;华胄世业,子弟便易于得官;即使是一个酒囊饭袋,也还是不失为清品......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但士流既然用祖宗做护符,被压迫的庶民自然也就将他们的祖宗当作仇敌。”
中国从晋代开始有了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那些贵胄子弟没有多少能耐,虽不思进取,却能依靠祖宗余荫做官,所以庶民自然恨极了他们的祖宗。
因此鲁迅进一步指出:“要攻击高门大族的坚固的旧堡垒,却去瞄准他的血统,在战略上,真可谓奇谲的了。最先发明这一句“他妈的”的人物,确要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一个卑劣的天才。”
既然恨极了祖宗,又不思反抗,就只能自欺欺人的骂一句“他妈的”来获取自身精神上的释放和愉悦。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