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正是毛主席身上这个性格,成全了他的伟业

2021-05-01 5403 0
作者: 红色纪年 来源: 红色纪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无数的英雄人物此起彼伏,活跃在中华神州大地上,他们生如夏花,灿若繁星,他们用生命唱响了一曲曲不屈的赞歌,他们歌唱自由、歌唱美好、歌唱生命!为此他们甘愿忍受离别、甘愿迎接死亡、甘愿成全他人。也正是这些一个个小人物的荧荧之火,在同狂风骤雨不懈的斗争中,终于点起通天之亮,照彻黑暗,驱散阴霾!

  在广西金田的阵阵鼓声中,在武昌起义的隆隆枪声中,在北伐战争的重重炮声中,为了争取人民独立自由幸福的英雄们用血肉之躯震动、推翻清朝的统治,他们继续向前,要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要还人民一个真正太平美满的烟火人间。

  然而,事与愿违,英雄们的理想终归是破灭了!冥冥之中,似有安排,上天选择了毛主席来挑起这副重担,他没有辜负人民对他的重托和殷切期望,终于带着劳动人民走出了数千年来的剥削和压迫的深渊,摆脱了劳作终日却一无所得这般无尽的绝望。

  到底他身上是有怎样的魔力呢?为什么就是他赢得了人民的心呢?也许可以从他的性格说起。

  毛主席身上一个明显的性格特点就是坦荡直爽,他与人交往相处的原则也是如此。可以说,中国农民忠厚诚实的性格,给20世纪初期在中国农村成长的一代伟人毛主席深刻的影响,同时他也受到慈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为人正直、做事老实。他在一生的革命斗争中,一心为中国人民谋福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因而始终保持着这份坦荡直爽的性格。这种性格就鲜明地体现在他待人接物方面。

  他同党内同志交往,表现严肃而不拘礼节,谈话言简意赅,直截了当,不掩饰好恶,不曲意违心。接见党内领导同志时,不起身迎接,只是招手请坐,有什么事就说什么,不扯闲话,这种貌似冷淡严肃的态度,正是表现出他对自家人不必客气的坦荡直爽的性格。这种性格从小到大他都一直没有改变。

  在一师求学的过程中,他同国文老师袁仲谦就产生了不少的摩擦和冲突。当时袁先生讲授的是古典名著《严先生祠堂记》,对于该篇作者范仲淹的说法毛主席提出了相当不同的看法,本来袁先生看完全文后,被他娴熟的章法和通达的文理所折服,当看到作文后面写了句“民国某年某月某日第一次作文”时,心里顿生不快:我没教过,你为什么偏偏要写呢?于是还给毛泽东,让他重抄一遍。毛主席弄清原委之后,觉得这位先生太专横,便把作文放在一边没当回事;

  后来上国文课,袁先生两次催问,毛主席都回答“没有抄”。这在奉行师道尊严,学生必须惟先生之命是从的当时,公然违抗师命,这是“不敬”。因此袁先生一气之下竟把毛主席的作文本撕了。毛泽东此时身上的直爽性格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极为不满,起身向老师质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与袁先生一起去校长那里评理。最后再抄一遍时,他也还是加上了关于写作日期的这句话。无奈之下,这件事不了了之,但袁先生为此对毛主席很有看法。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