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系列小说第四十八篇】吾何以为佛
小龙只是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梦中的话,万没想到宋老头竟然精神恍惚起来。嘴里含糊不清嘟哝着:“吾何以为佛?”
爷爷的神情变化家人都没太注意。晚饭过后,宋老头说头有点疼,早早地睡了。他怕家里人担心,睡前故意交代了小龙一句:“记得明天喊我一起早锻炼。”。
宋老头一上床就走魂了。飘飘忽忽地来到一座灵山,这里奇峰峻岭,苍松古柏。他常常会梦见这里,因此轻车熟路,很快到了一个山洞前。先父和他的几位故友住在这里。
先父正在和李冠英对弈。
“给世叔请安,叩拜父亲大人。”宋明拱手作揖。
“贤侄来了?请坐吧。”
“你不在下面好生地过日子,来找我何事?”先父并未抬头,一边落棋一边问。
“听小龙说,您说我也立地成佛了。虽知只是您的一句戏言,可您从来未曾如此说过我的,难免恐慌,特来询问究竟。”
李冠英笑道:“吾兄并非戏言。贤侄修行已满。何谓佛?觉者,觉悟者也。佛为自然,自然为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
“却不知‘立地成佛’是何所指?”宋明追问。
先父“呵呵”一笑:“你有篇小说《智商盲点》写得不错。你就是这样,貌似读书不少,却往往会在一些常识性问题上露怯。”
“孩儿愚钝。”宋明低下了头。
“你是指‘放下屠刀’吧?”李冠英也笑了,“佛语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但凡能放下任何妄想、烦恼之业障者,就是佛。阿罗汉知道吧?此语含有杀贼之义,杀贼不是真的把贼给杀了,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的意思。贼就业障。”
“用通俗的话说,一切烦恼皆源自私欲。放下了全部的私欲就成佛了。”先父补充道。
“我放下了吗?”宋明似乎是在问自己。
“你始终没有完全放下。”先父接着说,“最后一个私欲就是企图为孙子小龙扬名立万助一臂之力。小龙自有他自己的造化,岂是你所能改变的?他的受挫让你万念俱灰,你终于把这最后一个业障也放下了。所以我说你立地成佛了。”
“你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写这百篇小说呢?”李冠英问。
“我对个别明显学问不足,心术不正的作家欺世盗名、贻害青年,文坛却不加分辨反而盲目吹捧的现象实在看不下去了,不得已而为之。”
“这事你就做对了。我生前看过你的《陶栤》,说有点像了。现在你写得越来越好了。我是支持你的。”先父点头称是。
“看来还是得提倡读点鲁迅。”李冠英接过话头,“《准风月谈·归厚》是一篇好文章啊!今天的文人得重温才是。”
我记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宋明脱口背诵了出来。
“你就是记性好。这一点我不及你。鲁迅所说的现象现在又进化了,现在是有人放下念珠立地喷墨。终是忠厚文学远不如谣言文学之易于号召读者,所以须有才能更大的作家,来澄清历史的真相。”
“可我并不是作家。”宋明说。
“作家不是官爵,不需要谁来封。提笔写就是了。曹雪芹、施耐庵、蒲松龄,生前有谁封过他们作家头衔吗?作为一个中国作家,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起码要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基本的了解。你的一个挚友叫瑞安是吧?他有句话说得好。诗是文之精,联为诗之华。这方面你虽不精,却比那位大师强很多。你的那些字谜诗、藏头诗别说他写不出来,看懂恐怕也不容易。”先父说。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作家得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这位文学大师说他只对生他的人和他生的人负责,实在是过于狭隘了。”李冠英连连摇头。
宋明正要说些什么,突然听见小龙在耳边喊:“爷爷,怎么还不起来?你不是说好要和我一起早锻炼的吗?”
宋老头睁眼一看,天已经大亮了,连忙坐起来答应着:“这就起来。这一夜真是好睡。”
2022年4月20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