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望乡

2022-08-28
作者: 翟峰 来源: 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网

  笔者曾在一首原创的《第二故乡》的现代诗中这样写到:

  “把火热的青春献给‘第二故乡’,即犹如‘雄鹰展翅飞,蓝天劲高翔’;把满头的青丝交给‘第二故乡’,即犹如‘天棘风流在①,牵风紫蔓长②’;将银白的鬓发留给‘第二故乡’,即犹如‘醉痴伴夕阳,地久随天长’……。

  这,就是我心中回望的‘第二故乡’!”

  笔者为何要在该首现代诗里抒发如此特别地感慨呢?

  因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其思念的,特别是工作和生活过多年的地方,而且习惯把这样的地方称为“第二故乡”。这不,当我在农历戊戌年春节前夕收到苟贵的信,就象郁达夫当年写的《还乡记》那样,流露出的那种浓浓地望乡之情,确实是尤为深沉而又尤为真挚的。

  当然,我不会闭着眼睛夸耀我的“第二故乡”----我那曾经下乡当知青落户过的地方。

  我只是遵循艺术的真实,告诉我的读者,我的那“丛菊西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真实心境和望乡情愫。

  是的,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长了,即难免会产生情感,即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会产生很深的印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很深的印记”,即会变为一种“虽可谓支离破碎,但却挥之不去、长久驻守于心”的质朴、深挚的“真情实感”!

  而我对早在40多年前就曾下乡当知青并在此长驻八年之久的这个川北寨子村,就有一种‘虽总是说不清、道不明,但却总有那么一股难舍难分的情愫不时在心中涌动着’的“真情实感”呵!

  岁月蹉跎,人事沧桑,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离开寨子村已经40多年了。而这40多年,恰好是我们伟大祖国鼎盛发展的时期呵!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与40年多前相比,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厉害了,我的国!”此可谓是我们无数中国人这些年特别引以为豪的“口头禅”。

  那么,作为自己曾相伴八年之久的寨子村——我这40多年来一直在不时牵挂、一直在不时留念的“第二故乡”,如今到底怎么样了?

  如今,其是否亦可效仿“厉害了我的国”的口吻,而自豪地以“厉害了我的‘第二故乡’”的铿锵话语,来为之点赞一番呢?!

  近年春,我终于回到早已在梦中“回”了多少次的“第二故乡”——寨子村。此时,那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浓浓眷恋之情,便如窖中储存的老酒,愈来愈浓——

  虽然,40多年前我下乡来这里当知青时,感到那时的寨子村就像一个待字闺中的羞涩农家女子,质朴、可人。然而,当时那落后、闭塞的地方标签,也在寨子村这里显得尤为分明!

  虽然,记忆中的寨子村是那样破旧零乱,村里村外冷落贫寂,不少村民生活困苦,有的还住在简易的茅草房和凌乱的土房里,田间地头旱迹斑斑……。

  然而,这些并非是我梦中魂牵的主流!而“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情致,却让我在梦中更多甜蜜回味的是“第二故乡”寨子村田野竹林、小河围绿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呵!

  我下乡当知青后寄住的孙大伯家就座落在一簇簇竹丛之中。青青的翠竹俨然象一堵天然的围墙,将这幢茅舍装裹得分外秀丽。和我朝夕相处的是孙大伯的独儿叫孙苟贵,俗名叫“狗儿”。

  乍一听,感到是非常可笑的。这却是当地农民的一种习惯,怕自己的孩子娇嫩养不活,便给自己的孩子起些贱名,诸如“牛儿”,“狗儿”,“猪儿”之类的。

  “狗儿”苟贵是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十六岁,刚好与我同岁,几年相处,和我亲如兄弟。

  春天,我们常常相邀钻进竹丛中去谈天说地。

  每当“青黄不接”时,我们又在一起刨笋子,挖野菜,共度荒月。夏天的傍晚,我们又常坐在竹丛边的大青石板上纳凉,望着夜空中那闪来闪去的莹火虫,天南海北地吹着“龙门阵”。

  我最喜爱的还有寨子山下的那条宋江,它是嘉陵江的支流,传说是一个美丽的仙女不慎失落的裙带而形成的。

  那江水清澈透明、碧绿幽幽似镜似玉,夏日的午后,我和苟贵一道到江水中去游玩嬉戏。我们在洁净的水里“扎猛子”,让碧蓝的江水作掩护,出其不意地从对方面前钻出水面,真惬意极了!

  游累了, 我们便赤身仰在沙滩上,凝神听着枝头的蝉叫。

  那蝉声伴着江边船工的号子声和远方修水库的夯歌声,组成了一支和谐的田园交响曲。

  此时,我那联翩的思绪便随着蓝天上的白云飘到遥远的城市----我的“第一故乡”,我的父母和兄妹居住的地方去了。

  由于闹粮荒,“狗儿”常常在傍晚收工时出去逮鱼补救,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终于有机会和“狗儿”同去逮鱼——

  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寂静的夜晚,只有田野上传来阵阵鸟鸣和路旁蟋蟀的低呤。蓝天上,繁星灿烂,小河睡得安安祥祥的。

  从树梢偶尔漏下来的星光映在河面上,微波一闪一闪的,好象一匹墨涤色的长绸。

  我们穿过竹林丛,沿着河岸走去。

  “狗儿”一边走,一边将一米长的竹竿插在河边,让鱼钓浸入水中,每隔一来米便放上一根。

  “狗儿”把二、三十根竹竿插完,我们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这时,“狗儿”慢慢梭下河,摸着竹竿,忽地一下提起来,只听得水中“扑哧”一响,星光下,便见钓在勾上的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了。

  等我们收完最后一根竹竿,鱼笼已装得满满的。

  而天边,却出现了鱼肚白了……。

  “青山悠悠,绿水迢迢”。

  或许是经过这些年的农村改革,尤其是经过这近十年来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洗礼”,确实不得不对久违的寨子村刮目相看:掩映在清澈透明宋江两岸大片簇簇绿茵竹丛中的“她”,其衬托出的特有风韵和美丽,可谓是已难以用语言即可倾述得特别清晰的呵……!

  我当知青时就曾无数次地感叹过:这宋江边的每簇由几十支翠竹组成的竹丛,枝枝叶叶,错落有致,密不透风,简直就是一个个密中微微透风的生态绿色世界啊!

  而穿行在那遍布着寨子村各家各户精心经营的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猕猴桃产业园里,即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海洋之中:一株株枝繁叶茂的猕猴桃树长势喜人,目之所及处皆是果农在梯田上和坡地边为其果树除草松土的忙碌身影……。

  当我面对虽已年近七旬,但却鹤发童颜、肤健润红的挚友“狗儿”苟贵之时,当我与爽朗健谈的他彻夜长谈之后,我发现自己面前站着的早已不是四十多年前的那个憨实土气的“狗儿”,而是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成长起来的一位成功的现代农业红心猕猴桃种植的老专家,一位多次受到省、市、县党委表彰的优秀的老共产党员了。

  苟贵自豪地告诉我:如今,活得健康惬意的他,虽卸任村支书好几年了,但仍不负众望地继续担任着这个寨子村的猕猴桃产销公司的名誉董事长。

  其实,就在他最后担任村支书的几年任期中,当时他领导的这个村的红心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就已达85%以上了。

  当时,寨子村就已形成了以红心猕猴桃为支柱产业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

  由于这个海拔500米、远近闻名的“旱扁扁村”很适宜猕猴桃生长,所以这些年村子里培育的红心猕猴桃品质愈来愈好,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高,没有任何污染,是货真价实的生态绿色水果。

  苟贵还告诉我,过去,由于寨子村7个组果农生产分散,信息不灵,果品质量不高,增收效果不明显。十多年前由他带头发起,成立了寨子村猕猴桃产销公司,建专业冷库6个,设销售网点3处,公司坚持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以“产品名牌化,名牌国际化”为宗旨,通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红阳牌”红心猕猴桃,并注册了商标,年产商品果已达百余吨了。

  仅此一项,这些年村民皆是人均年收入即逾万元了。

  如今,红心猕猴桃已成为猕猴桃果类中的优质名牌,成为了寨子村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尤其是当苟贵说到寨子村的发展远景时,他那炯炯有神的眼帘内瞬间即焕发出了一种特别坚毅、兴奋、自豪的光彩——

  “现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惠农政策犹如一股清爽的春风吹抚着地处川北大地的寨子村,使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这个昔日的‘旱扁扁’穷山村,早已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改革开放的‘蓬勃春天'啦”!

  的确,眼前这块多次复苏的土地,处处掀起了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潮。寨子村村民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抚育下,怀揣梦想、坚守信念、砥砺奋进、攻坚拔寨,以誓让农村旧貌换新颜的坚毅决心,开启了小康后的新时代的新征程。”

  苟贵说:现今的寨子村,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红心猕猴桃观赏特色旅游体验项目热忱的欢迎着五湖四海的宾客。

  特色农产品红心猕猴桃的培育开发丰富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道路硬化、村级办公场所、标准化幼儿园、村级卫生所,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新建实现了几代人向往的精神文化、学前教育,老有所乐、就近就医的百年夙愿。

  硬化畅通的村道边绿树成荫,错落有致、青砖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宽广靓丽的文化广场上群众载歌载舞笑逐颜开,俨然一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谐乐呵景象呀……。

  边走、边看、边听介绍,不知不觉已走到了苟贵自家拥有的三楼一底的新楼房前。

  当我们登上这第二层楼的这一间宽敞明亮、整洁雅致的大客厅之后,苟贵很快就搬出了一箱熟透了的红心猕猴桃——

  “老友您呵,虽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您可不同哈!因为,这可是您的‘第二故乡’呵!您的这‘第二故乡’熟透了的红心猕猴桃,您可要多多品尝哈!

  这可是我亲自培育的质量特佳的红心猕猴桃鲜果呵!有谁见过?恐怕没有几个人见过吧?尝尝味道很不一般的。您难得来这一趟,正好、正好!我请您品尝个够呵!”

  苟贵边说边让我品尝了一盘切开后红鲜鲜、软绵绵的红心猕猴桃鲜果。他一边让我品尝还一边继续对我介绍到:

  “红心奇异果通常从树上采摘下来就会有一点变软,吃的时候会变得非常软。而且只有变软才好吃,就象甜柿。红心奇异果在软硬方面与普通猕猴桃有着本质差异,因此,不可把普通果与红心果同等看待。虽然红心果和普通果是同一类植物的两个族,就象人一样,同样是人,但其差异却是十分明显的,不能混为一谈。”

  “哦,居然红心果和普通果的区别还这样有趣?苟贵您不妨再详尽地给我介绍一番吧。好吗?”

  “好啊!”苟贵见我对他讲的这个话题颇有兴趣,便饶有兴致、一鼓作气地向我普及起了有关猕猴桃的常识——

  “确实,品尝红心猕猴桃鲜果,是应该知道它的相关知识的。早在公元前的《诗经》中就有了猕猴桃的记载。

  古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绘猕猴桃的形、色时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而唐朝慎徵在《证类本草》上又进一步说道:‘猕猴桃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

  这种酸中泛甜,芳香怡人,营养丰富的果实,竟沉睡了几千年,人类真正了解和利用它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且长期以来一直是猴子的‘仙果’美食。”

  “可是,我给您品尝的这可不是一般的普通猕猴桃,而是红心猕猴桃呵!这种红心猕猴桃品质特别好,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高,没有任何污染,是货真价实的生态绿色水果。

  接着,苟贵还就红心猕猴桃为何冠名为“红心”这个问题,给我这位“挚友”还说了这样一些“一语双关”的话——

  红心猕猴桃之所以冠名为“红心”,还在于它确实是寓意着一种红军精神。因为,寨子村所在的这个县(即广元市苍溪县)是驰名全国的革命老区将军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孕育了6位中央委员和18位共和国将军。我们寨子村的人啦,就是凭着这样的红军精神,配置成功了红心猕猴桃的……。

  听着苟贵滔滔不绝、且颇为风趣地讲解,品尝着红心猕猴桃鲜果醉心的香甜,巡望着苟贵两年前新砌的这幢三楼一底的砖房和这些年来先后新添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大货车和小汽车……我不禁由衷地感叹道:

  呵!随着改革四十多年来党的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施行,寨子村不仅早已没有了“青黄不接”,而且家家户户既是猪满圈、粮满仓,更是楼高窗明、电器满屋、电动车辆满坝了哩……!

  于是,我脱口而出:“苟贵您说的太好了!寨子村人‘红心’向党,‘红心’向祖国。所以,您和寨子村人在改革年代精心培育的这颇有象征意义的丰硕成果——红心猕猴桃才这样甜透咯!”

  而此时此刻,我的心底却在这样由衷地说:“厉害了,我的挚友——苟贵!厉害了,我的第二故乡’ ——寨子村呵!”

  啊,此时此刻,我最想痛痛快快扯嗓喊出来的一句就是——“寨子村:您是我心中永远永远要回望的‘第二故乡’呵!”

  注释:

  ①出自明朝完淳《题昆山水月殿》诗:“青丝天棘风流在,如见当年祇树林”。其中的“天棘风流在”,意即“年富力强之壮年者风华正茂、血气方刚”。

  ②出自唐朝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之二:“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其中的“牵风紫蔓长”,意即“生长出的紫色藤蔓被风牵引得很长很长”。

  ①②的合意,即笔者巧用两句诗,旨在表明:相逢在“第二故乡”的年富力强者定会为其繁荣兴旺生发出诸多发展之大计并为之付诸实施呵!

  注:作者翟峰曾在知青时代任教于农村小学教师多年,近40年多来,在二百余家各级报刊和多家网媒发表逾千万字的各类体裁的文稿。其中,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中国人大杂志随笔副刊等多家报刊的副刊发表散文和随笔,在解放军报长城副刊、检察日报代表委员文苑等报刊和中国诗歌网等网媒发表诗歌等。作品曾获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全国征文金奖、全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9•19“中国一日”全国征文大赛银奖、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征文铜奖、全国散文征文奖等奖项;现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并系十三届九三学社中央专委委员、四川省十至十二届人大代表、广元市四至五届人大常委会工委主任;现聘为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