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晨:计划经济就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

2023-03-07 1854 2
作者: 刘光晨 来源: 红歌会网

计划经济就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

———重建共同体和厉以宁先生去世

  最近在忙《马克思主义主体论》的问世,而这时候厉以宁先生去世了。

  本来一位高大上人物的离世并无关小人物什么事情,但看了李肃论道缅怀他的十期视频,觉得好像还是应该说上两句。

  在《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ABC》和《主体论》中,并没有对计划经济问题做专题的讨论,主要是感觉没有必要。在我看来,共同体公共劳动中,围绕效用生产按需生产的机制有了,围绕效用供给和效用调整的计划生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又何须专门的讨论呢。

  但看完李肃的视频,发现过去的这个想法并不全然对,起码有个地方还是要说明一下的,就是关于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它可不可以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因为计划经济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是股份制改革理论和实践曾经堂而皇之的理由。

  关于苏联和新中国只用了短短三几个五年计划就把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比较先进的工业国,更有甚者如朝鲜只用几个五年计划竟可以把自己建设成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问题不谈——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是抹杀不了的。除此,左派自己也承认,过去的计划经济,在按需生产上还确实存在问题,所以它确实也还存在自己的资源配置问题。这也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抓住把柄用政府指令性计划而非按需生产定义等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污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缘由所在。

  但实际并非如此。

  因为在工业化落后国家搞建设,初期要无中生有的创生出许多过去没有的众多工业产品,政府的计划和资源调度就是必然的,但一当各种产品被创生出来,社会供给能力基本建成了,按社会成员效用选择的生产就必然的提上历史议程。

  这也就是说,计划经济实际是包含了按需生产的。计划经济怎么可能不是按需生产的经济呢!计划经济相对市场经济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围绕效用更新和效用选择的生产,而只在于它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序性的可计划性,当然也必然的会延伸到效用更新和效用选择的更合理的整个经济过程当中。所以,计划经济过去是未来也当然更是最可以有效进行资源配置的。它源自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源的浪费配置,本意就是为了最优的资源配置。

  当然,社会主义国家多数起自工业革命落后国家,一开始需要有个工业化的过程,政府指令性创生的内容就重些,这是必然的。也因为此,工业化大体完成之后,计划经济也必然的要迎来它的全面升级时期。新中国这个议程的转折性表现就是孙冶方。

  按照孙冶方的意思,起码到毛泽东时代结束的时候,经济计划已经不能都清一色弄成政府指令性计划,要实现以销定产,即今天说的按需生产,要企业狠抓产品和服务质量,要企业能独立核算以利润作为衡量企业效益的标准。这些都是朝着有效解决指令性计划的方向发展的。如果都达成了,那么计划经济就会由初期的计划经济成功走向完成的成熟的计划经济。如果能实现,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问题上还会有什么缺点呢?没有了。最多就是还没有如我们一样比较彻底地认识到使用价值的效用更新和围绕效用更新生产的问题,但只要在改革中达成了孙冶方的如上目标,那社会主义企业就都会实际的争相为社会提供效用越来越好的产品,并按需生产,部门效用需求结构的变动也就在有机地引导供给结构的变动。再加上计划经济本来就具有的前瞻性的战略性的规划和资源调配能力,怎么能说计划经济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呢?如果全部实现了,那样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实际也就完成了。除此改革还要改什么呢?甚至未来的经济计划工作都可以和部门产品的效用更新和围绕此的资源调度等同对待。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