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从北大李玲教授的“两个凡是”谈起


  昨日读到朋友发来的一个微信,是一篇旧文,即原凤凰卫视出版中心主笔玛雅于2015年8月在北京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的一篇采访录。经常上网的同志应该比较熟悉李玲同志,她多年来围绕我国医疗改革状况发表了相当多见解尖锐、深刻的文章和谈话。这次看到对她的采访录,自然非常感兴趣,尤其在当今抗“疫”斗争中,人民群众对我国医疗状况的关注度比任何时候都高。这篇采访录尽管是四五年前的,但一看标题《凡是西方的都是对的,凡是市场的都是对的?》,立即使我迫不及待打开阅读下去。访谈录较长,我一口气读完。我非常赞同李玲教授的的观点,尤其是访谈录开头提炼出来的10个观点。这10个观点是:

  1、医改最大的教训是,医疗是一个市场几乎完全失灵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市场手段在医疗领域都是起的反作用。如果将医院当商场,将医生当商人,过度医疗就无法控制,结果就是医疗费用一路上涨,老百姓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所以在医疗领域,政府应该承担责任。不能放任逐利的机制兴风作浪,否则老百姓蒙受损失,政府也会遭遇极大的困境。

  2、如果说吸引民营资本扩大供给,民营资本就去办医院好了,倒腾现有医院干什么?民营资本也不是傻子,没有一家愿意自己办医院,都是想去牟利的。把公立医院这最后一块蛋糕分了,能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吗?

  3、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完全取消公立医院的地级市,所谓宿迁模式已经证明是彻底失败的。当年宿迁市政府将当地最好的人民医院以7000万元卖掉,后来却要花近20亿元重办公立医院,一进一出多大成本?

  4、现在全世界都病了,治疗世界病需要中医的方法,中医背后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全面系统综合。

  5、凡是西方的都是对的,凡是市场的都是对的,已经变成新“两个凡是”了。我到美国参加学术会议,同行都批我右,现在像我这种人变成左的了,可见我们中国人实在是右到极端了。

  6、医改是利益的再分配,我们现在的既得利益势力已比较大了,所以去动利益的时候,它一定要反扑的,很多人就在这反扑的过程中倒下了。至于这医改既得利益群体有哪些,可能所有和医疗相关的都有既得利益,政府有既得利益,医保有既得利益,医药有既得利益,医院医生也有既得利益。

  7、即使民营资本自愿创办医院,医疗卫生资源也应严格规划。过度更可怕,在卫生经济上叫供给诱导需求,有多少医生就会有多少病人,小病可以大治,没病可以整出病来。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3条)

1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