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周:市场经济语境下社会阶层分化及其危害


  一

  大家知道,人类社会阶层分化,即阶级的形成主要产生于财产私有制,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和后来进化到私有制社会高级形态——资本主义社会,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在实行以集体公有制为国家根本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共产党人追求的人类最高级的理想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里,滋生不平等阶级土壤被铲除,人们同戴一片蓝天,同沐公平正义的阳光,社会阶级现象不复存在。

  我国在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的毛泽东时代,阶级分界线几乎被抹除,用现在国际通行的所谓基尼系数测算法来说(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几近于零。

  阶级形成的根本因素,是私有财产的自由、合法攫取、拥有,这里所说的“法”,即保护私有财产的国家法律,而这法律是建立在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制度之上,如当今蔓延全球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财产归国家、集体所有,归全体人民所有,国民经济由国家统一调整,凡涉及到经济的自然物资资源、生产生活资料,由国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要求统一宏观调配,社会医疗、教育,人们衣食住行等关涉民生的资源、资料由国家公民公平享有,用国家政策、法律限制个人对私有财产的自由攫取,掐灭了人们心田滋生“私利”的欲念。所以说,私有财产的自由获取,私有财产的产生及法律的庇护,是人类社会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这一社会形态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换言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人类社会阶级的形成,是制度属性决定的。

  这一点,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窥见,改开之初的1981年至1993年,正处艰难转型中的我国政经制度,尚沐浴在计划经济余晖中,国民年收入基尼系数徘徊于0.288和0.359低位之间;而1994年,基尼系数却飙升至0.436,2009年达到0.49,之后虽有所回落,但也维持在0.46左右的高位。至2010年,我国国民财产基尼系数更是高达0.739,此后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

  通过改开数十年来显示国民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变动,结合我国在坚持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出台的系列政策研究,不难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的不平等程度迅速扩大,亦即阶层分化,是社会转型的结果,是制度变革的结果。

  二

  首先,我们须承认一个基本实事,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以旨在消灭阶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为革命旗帜,带领受阶级剥削、压迫的劳苦大众,与反动统治者长期艰苦斗争的结果,它彻底埋葬了旧社会,铲除了中国数千年来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消弥了贫、富阶级鸿沟。整个毛泽东时代及改开之初尚余毛时代政治余音的过渡时期,即从1949年到1993年,在公有制计划经济治理模式下,中国社会并无明显的阶层分化。因生活资料是实行全民由国家集体“按劳分配”的计划经济制度,所以各“阶层”居民虽然家庭财产少,相对清贫,但彼此间收入差距小。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生活水平提高,40年。如果搞计划经济就不提高了吗?小岗村与南街村的经验来看,搞公有制的集体经济,增长更快。还有资本主义的体制的那些内在矛盾。即社会生产无计划,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一旦某种产品有市场。马上就有许多企业,一拥而上。马上就造成生产过剩,马上就有许多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前一段时间的造成的发展,后一段就是造成破坏。
0条回复
瓦解公有制,朝着资本泥坑迈入,虽少数人发了些财,必然与大多数民众离心离德,最终逃不过历史周期律这一宿命。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