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篇•我们

2024-12-06
作者: 鸿钧 来源: 红歌会网

  一、把“老三篇”当作“圣经”

  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被称为“老三篇”,在一段时间里,是所有共产党干部培训的必读教材。假如毛主席是圣人的话,“老三篇”就是曾经被其亲传弟子们最为广泛传诵学习的圣人之言了。圣人之言一般总是时隐时显,最终必成为“圣经”。一个多甲子以来,“老三篇”也是有隐有显,但显然并没有被当作“圣经”。

  感觉大数人其实不会把毛主席当作圣人,我就是如此。《道德经》中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我刻板地认为,圣人是从事于“道”的,是“道”在人世间的化身,而“道之为物,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那么作为“道”的化身的圣人,也必然有其经甚精、其经甚真,还会被彻底地崇信。从这个标准来看,首先毛主席显然就不是圣人,毕竟他不过是个“三七开”,还达不到“孔德”的标准,而“老三篇”也就谈不上被尊为“圣经”了。

  可如果就把毛主席当作圣人呢?我曾经尝试以绝对崇信毛主席的态度去重新理解有关历史。比如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之后,彭德怀反对志愿军直捣朝鲜半岛南方的设想;解放战争挺进中原后,粟裕推翻华东野战军不宜深入长江以南的谋划。涉及这两段战史的相关材料,有时候被隐隐地解读为:虽然毛主席疏忽了种种确实的困难,但幸亏有耿直的将军们敢于违抗“圣意”,从实际出发据理力争,也好在毛主席算是从谏如流改变了初衷,才有了战史上大家公认的最好结果。这确实不得不令人感叹,毛主席毕竟不是圣人啊!但是,如果先确信有个毛圣人立意广大、谋划深远,那么同样的历史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可惜当年彭德怀、粟裕不谨遵“圣言”,没有“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结果就有了当年美帝的从容腾挪和现在的“宇宙第一大国”,就有了当年国民党的从容退守和现在的“蛙岛”。这样转换角度去读史,就像玩味历史画卷中的“留白”,很有点意思。

  那如果也把“老三篇”就当作“圣经”来读呢?我在无所事事、苦闷无聊的某一天,终于下决心开始了新的尝试。我酝酿好绝对崇信毛主席的状态,满怀虔诚、恭恭敬敬地捧起了“老三篇”,并一改读白话文一目十行的习惯,模仿着古人读经的样子,摇头晃脑、大声诵念,字斟句酌、反复把玩,那原本直白又无感的“老三篇”,读起来还真是让人“思绪芸芸”,特别是关于“我们”的思绪,总会不时地冒出来,实在让人夜不能寐。

  二、“我们”是谁

  “老三篇”中的首篇《为人民服务》开言就是“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个“我们”直击心神,但又让人疑惑,毛圣人作为共产党的首脑和军队的最高领导者,面对参加张思德追悼会的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人员(主要是共产党员,还有军人),为什么说“我们的共产党……”,而不是“我们共产党……”?

  “我们的”让人感觉毛圣人不是在对“自己圈子人”讲话,而是在对“我们主人们”讲话。毛圣人仿佛立于陕甘宁边区,甚至是整个中华大地当空,在向其他所有“主人们”宣告,有这么一个“革命的队伍”是“我们的”,这让人一下子开阔了起来。本来不过是自己圈子的一个普通战士的普通追悼会而已,毛圣人却是整出了个宏大的场景。

  毛圣人在“老三篇”中比较多地使用了“我们”这个词,特别是在《为人民服务》里,正文684个字,就有25个“我们”。诵读“老三篇”时,对于首先跳出来,又反复敲打神经的“我们”,我尝试一一去辨析其所界定的群体,但越去辨析,就越是糊涂,文中出现的一些“我们”似乎可以多重解释,对于“我们”是谁,最后只做了一个笼统地大概地区分。

  “我们”可以是领导人——“代表们”或“干部”。“我们”这群领导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动逆流总有一天会要被克服下去”,应该带头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觉悟。在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要负责决定党的路线、修改《党章》、选举党的领导机关;要开展自我批评,成为推进“我们”这个群体民主团结的模范。在大会闭幕期间,要宣传大会的路线,在各地各个工作岗位上,使其他所有共产党员也觉悟,还要使觉悟的共产党员又能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要关心每一个战士,还要使“村上的人”都学会互相关心,不断壮大革命的队伍,最终成为使更扩大的群体团结起来的核心领导力量。我在想,这个“我们”,可以比作愚公。

  “我们”可以是共产党——先锋队。先锋队很容易让人想起“开路先锋”,就是那种为大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最先接敌的先头部队,是敢于和善于应对困难危险的组织性纪律性极强的尖刀性力量。“我们”这群先锋队,应该具有“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不怕吃亏不自私不自吹,对身边同志和人民群众极端的热忱,有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这群“我们”要克服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毛病,在任何战斗和工作场景中,都应该成为坚持下去、不断工作的模范和表率。那些凡是亲身感受过“我们”的热忱、亲眼看过“我们”的工作的人,一定会增强信心,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我在想,这个“我们”,可以比作愚公“父子数人”。

  “我们”可以是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革命的队伍。革命的队伍从事的是“暴烈的行动”,经常会面对死亡问题。这群“我们”中除了有共产党员,还有众多普通的战士、炊事员、技术员,来自于五湖四海,能力有大小之不同,都是因为看到中国人民正在受难,而生出了去解救的责任。这群“我们”虽然有共同的革命目标,但是在从事“暴烈的行动”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极大的困难、一定会面临随时的牺牲,一定会暴露缺点和不足,所以必须有完全地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觉悟。有了这种觉悟,这群“我们”就能在困难的时候从长远处看到了成绩——从而持续地提高勇气,就能正确对待死亡问题——坚定地选择重于泰山的意义,就能不害怕被指出缺点——只要改正了就行,并能看到最终的光明——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我在想,这个“我们”,可以比作愚公及其“子子孙孙”。

  思绪飞动起来,脱离“老三篇”文本,还可以联想起更多的“我们”。还有“我们”全国人民、“我们”无产阶级,如果说全国人民大众是上帝,无产阶级就可以比作“两个神仙”;还有“我们”全人类,“我们”中华民族,还有“我们”同乡、同事、亲人,而所有“我们”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这个出发点。

  有“我们”,就有“他们”。有“我们”自觉成为民主团结模范的领导者们,就有不敢于自我批评的“他们”;有“我们”首先觉悟、坚定信心的先锋队,就有看不清世界潮流,不够纯粹的“他们”;有“我们”革命队伍,就有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的“他们”;有“我们”追求独立民主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就有妄图把逆流变为主流的“他们”;有“我们”要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势力,就有相斗争着,把中国引向黑暗的“他们”;有“我们”下决心就毫不动摇的“愚公们”,就有在边上喜欢看着发笑的“智叟们”。

  想到这里,突然有个感觉,我似乎不好随意地去说“我们愚公”,而只能说“我们的愚公”?

  三、我们(的)愚公

  细细品味经毛圣人转述的“愚公移山”故事,有一种很古朴的“味道”。愚公、智叟两个人名就很有古意,太行山、王屋山两个山名一听就很原始,故事中还出现了上帝、神仙、神迹,背景像是在蛮荒时期,人世间似乎是从愚公一家人起始的,不过还有智叟,一个在旁边莫名其妙跳出来的角色。

  在故事中,愚公移山的初心朴素单纯的令人吃惊。亘古以来就存在的两座大山,也没招谁惹谁,就因为呆在了愚公家门南面,“挡住他家的出路”,愚公就要挖掉它们。两座大山本来就在那儿啊!他小蚂蚁似的一个人,怎么敢对庞然大物说动手就动手呢?这愚公可真是个狠人!

  愚公移山的思路简单直接的也是令人吃惊。起心动念之际,还就直接动手拿锄头去挖,而所谓“挖一点就会少一点”,后代子子孙孙只要每天挖山不止,就一定能挖平,这种道理难道不是骗小孩子的吗?稍微动一下脑子,子子孙孙一定是没有穷尽的吗?一大群子孙后代们又凭什么一定会坚守他的初心?他怎么就敢如此自信!

  从整个“老三篇”之“圣经”去揣摩愚公这个角色,感觉愚公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本源。既然是绝对崇信毛圣人,我就尝试着去这样理解愚公,一是愚公面对庞然大物,完全没有自惭如卑下蚂蚁的自觉,完全没有一点畏缩和犹豫,这是把自己当成了与两座大山对等的存在,立于天地之间的又高且上的人,有着高尚之心。二是愚公一旦下了决心,即便只有锄头,也是说干就干,子子孙孙后代们将来会怎样,聪明人的意见又如何,都不能在他内心激起丝毫的混乱,他有一颗纯粹的心。三是愚公有着强烈的道路意识,非常执着于“他家的出路”,为此自己宁可苦干一辈子,宁可看到朝夕相处的亲人们也要苦干一辈子,这种自我牺牲的道路对自己没有半点好处。他完全没有利己的动机,是个有道德的人。四是愚公对智叟错误思想的批驳,表现了其深刻的认识,他已经脱离打通“现有家的出路”的简单欲想,而是立意久远,意在子子孙孙的无穷无尽,意在那个在理想中永远存在的“未来的大家”能得到彻底的出路,他有升级了的人生趣味。五是愚公本人并没有也不可能完成移山,但他的一心一意感动了上帝,是人民大众之上帝有感而“一齐起来”,派了两个神仙一道完成了移山。如果有一张“愚公移山”这件事的全景图,愚公与上帝必然会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里,实际上呈现出来了愚公与上帝的整个一体,就远在天上的上帝来说,可谓是“得一”。《道德经》中说“天得一以清”,否则“将恐裂”。发起移山这件事的愚公,可谓是“一个有益于人民大众之上帝的人”。

  以上的理解,其实自己感觉有点牵强,不过大体不差,反正这样的愚公,这样能感动上帝,使神迹出现的愚公,古今中外绝对没有人能同于他。也许烙印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一个“我们的愚公”,那是人类的本源和唯一,像“我们愚公”这样的表述,是根本无法随意地说出口的。

  从蛮荒走来,愚公的子子孙孙们还真是没有穷尽,而他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早已星星点点地消散在人世间。“愚公之心”,朴,虽小,却是无穷无尽子子孙孙们的源头,同时又很大,覆盖着天下所有的子孙们,他们的心中不时有星光闪烁,那是“愚公之心”泛起的精神之光。我们的愚公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愚公之道通向了永恒存在。

  四、我们的愚公精神

  愚公是神话人物,虽然已经远逝,但于人世间,却又永远返还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表现出来的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种精神的承载者们,秉持着某种信念,在埋头具体事务的前行中,有着朴素单纯的出发点,有着简单直接的路径,有着完全彻底的“死得其所”觉悟。一个人有了这种精神,将得到安定之心,所有的“智叟”只能使光明更加炫目,所有的胜利不过是坚持又不间断下的自然结果而已。对“智叟”的不屑、对胜利的遗忘,也许就感动了周围的“我们”,“我们”也许会一齐起来,共同走同一条路,并不断汇聚成更为扩大的“我们”,以至于复归“愚公之心”,得到同一。毛圣人开示了这种精神,可以名为愚公精神。

  “老三篇”中,张思德、白求恩就是愚公精神的承载者。张思德有着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信念,他有三过草地的资历,还是朱德总司令的老乡,却最高只当到班长,甚至还曾被改为战士,但他不管干什么,都是从工作的实际要求出发去完成,做就直接做最好。影片《张思德》的编剧说,他想象中的张思德,神色非常宁静,但是做事情特别快,干活有灵气。张思德当战士时参加过尖刀班,当警卫时大冬天宁可冻坏耳朵,也不把棉帽耳朵放下来遮风,就为了确保能警觉到周围的动静;当烧炭班的班长时,一般百姓烧一窑炭用10天,他的班只用7天。他完全地彻底地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在战斗中曾三次负伤,过草地时因抢着“尝百草”中过毒,最后在冒雨加固炭窑时,被深深地埋在崩塌的炭窑内。张思德从1933年加入革命队伍到1944年牺牲,在12年的工作经历中,他始终坚持着、不断地工作着,似乎忘记了升官发财、忘记了困难失败、忘记了生死安危,甚至忘记了革命的胜利。张思德的愚公精神,感动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他牺牲一年后,我们的革命队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五年后,我们兴旺的革命队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中华民族一时得到了历史上最大程度的同一。

  不仅仅是张思德,在中华大地上,古往今来应该有着无数愚公精神的承载者,他们或隐或显,感动了周围的人们一齐起来,接续不断,从而创造出我们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成就了我们北京人、我们炎黄人、我们秦人、我们汉人,一直到现在的我们中华民族。但是还不够,“我们”还要更大些。

  白求恩,一个外国人,竟也承载着愚公精神,毛圣人发扬并命名为“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承载者,着眼于“全天下”,有着解放全人类的信念,有着“不远万里”就去帮助去联合的朴素单纯的出发点,有着对任何工作都极端负责任的简单直接的路径,有着全身心投入的完全彻底的“忘我”觉悟。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使周围的人们,甚至使全世界的人民,“没有一个不佩服”,“无不为之感动”,这是超越了中华大地,闪烁于全世界的愚公精神。毛圣人开示的这种精神,让我们豁然看到,在“全天下”,也一直闪烁着“愚公之心”泛起的星光,虽然现在这星光不时被遮蔽,但毕竟我们睁眼看到了,只要我们也成为那星光,去发扬那星光,感动全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子子孙孙们前赴后继,我们坚决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加兴旺的“我们”。当“全天下”有无穷无尽的星光闪烁时,一定能汇聚成最为广大的“我们”,凝结成最为纯粹的“愚公之心”,得到真正永恒的“全天下大同”。

  五、黑神话·悟空

  终于读完了毛圣人的“老三篇”之“圣经”,这样“全信”状态下的阅读,让人新奇、兴奋、过瘾,但也让我筋疲力尽。丢下“老三篇”,一段时间里,我又无所事事地搜看了很多轻松的视频,尤其喜欢跟随一些中外博主的视角去游历全世界。很显然,“全天下的我们”都同样有自己的“家人们”,都同样追求着美好的生活,确实是一整个“我们的家人”。

  有一个呆在中国十年的伊拉克人,算是美食博主,视频中张口闭口就是“家人们”,听着很亲切。他会说“中国家人们”的语言,喜欢“中国家人们”的美食,特别是学会了“中国家人们”的礼尚往来,“家人们”也真心喜欢他,不把他当外人。他的视频总是让我感到很欣慰。

  前段时间,我又追更那个伊拉克人的视频,他正在一家餐馆里大快朵颐,恰好碰到了家庭宴席,这使他不禁怀念起曾经与伊拉克家人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在与粉丝们又一番热闹互动后,他走出了餐馆,一个人面对着车水马龙、灯火阑珊的中国大街,在夜色中,他突然长久地沉默静立着。看到这里,我心底莫名地涌出了一股悲凉,他就独自站在那里,举目望去,满眼所见的,其实还是“他们家”的人物、“他们家”的风情啊!战争使他背井离乡,不得不来到陌生的中国,他希望找回“家的感觉”,并为此坚持着、努力着,在他几乎以为自己已经融进了“中国家人们”的时候,却最终发现,他还是孤单单的一个自己。我分明感受到了他的绝望。

  我感觉很悲凉,看一看现在的我们,包括长相、语言、饮食、职业、利益,甚至连性别在内,所有一切都越发的各种支离破碎,不同的我们之间竟是如此的隔绝,即便再怎么热情地努力,结果发现还是无能为力。我下意识地又想到“老三篇”,其实张思德、白求恩早已被人淡忘,曾经被他们感动的,在中国在全世界轰轰烈烈地创造过奇迹的“我们的队伍”和“我们”,现在却四向飘散、盲目游荡,所有曾经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所有曾经壮大的队伍都分崩离析,那所谓的“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就终究会感动人民大众之上帝,完全就是个黑色的笑话!

  再仔细想一想现在的我们,或被造化随意玩弄,或被“强梁”任意践踏,或在恐惧中颠沛流离,或在痛苦里失魂落魄,或疯狂地要抓住那黑暗中的一点光亮,或得意地炫耀着那可笑的沙滩城堡。这样的我们,难道就是愚公没有穷尽的如此的子子孙孙们,难道就是被愚公精神的承载者们,从蛮荒以来感动到现在的如此的我们!这样的我们,说是要学习了愚公精神,就能成就一整个“全天下的我们”?

  我对自己也很绝望,我的亲人、朋友,我的生活和工作,那些熟悉的“我们”和曾经的我的世界,也都将可见的逝去,无法挽留,不知道在最后的那一刻,我将会承受着什么样的痛苦。不知道我们的愚公是否也有绝望,我随手又翻开了“老三篇”,愚公如果有绝望的话,应该是在明白了“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的时候,当他面对庞然大物,想到“家人们”的出路,又想到自己将会死去,儿孙们也将会死去,内心必然充满了绝望。但不知愚公是怎么脱离绝望的,竟然转身就率领他的儿子们用锄头去挖两座大山,毛主席啥都没有说,中间只有轻飘飘的“下决心”三个字,而这三个字就差一点“抹杀”掉那明明白白的绝望啊!绝望的愚公,其实也并没有感动上帝,毛主席写的是:“这件事”感动了上帝。呵呵,毛主席可真是写神话的高手啊!

  我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还要绝对地崇信毛主席了。

  可是,毛主席的确感动出来了一个“我们的革命队伍”、我们崭新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啊。看看毛主席所走的人生道路,他曾遇到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他一次又一次地“下决心”,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移山”,如果每次“下决心”都要面对绝望的话,那他承受过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绝望。那个伊拉克博主和我的绝望,相比愚公的绝望、毛主席的绝望,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在“老三篇”中是几乎看不出来绝望的,毛主席甚至是故意地“抹杀”了绝望,他苦口婆心地向我们解说世界潮流的走向,他欣欣然地向我们宣示民主团结的胜利,他耐心地劝慰我们“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就是不去触碰那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绝望。回看一个多甲子的斗转星移,我又有一种感觉,也许毛主席并没有一次又一次的陷入绝望,或者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绝望,他的绝望深藏在“老三篇”鼓舞人心的话语里,是他所极力回避的——我们的绝望。毛主席与我们的绝望是同一的,他一次又一次“下决心”背后,不是痛苦于自己,而是痛苦于没有穷尽的正在受难的我们的绝望,是“全天下我们”的绝望。

  也许正是毛主席的这种绝望,才总能使他坚持又不间断地奋斗着,也许正是他终生所做的事情、所闯出的道路,才感动了“上帝”,也许“上帝”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也许,我不能只看到眼见的绝望,我要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孕育,从而提高自己勇气,而不能轻易地就化身成了“智叟”。

  我想,我们都是从一无所有终将回到一无所有,人世间也会从蛮荒回到蛮荒,在“上帝”眼中,一切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但从无到无之间总会有一条道路联结,这条道路表现出来的,可能是没有穷尽的万物并作,也可能只是芸芸众生于尽头回眸的一刹那。“上帝”根本不会被某个生命的努力或绝望所感动,能感动的只有愚公移山“这件事”,只有毛主席在他闯出的道路中所展现出的意志,还有无数愚公精神的承载者们由过去向未来,纯粹地一路奋力地前行。当“全天下的我们”一齐起来,从“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出发,去一代又一代地“下决心”,去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移山”,“我们”就变成了“上帝”。或者哪有什么“我们”和“上帝”,只有一个“全天下大同”。

  毛主席有一句话:“从团结的目标出发,经过自我批评,达到了团结”,由这个句式,可以模仿出更多的句子来。比如,从同一的目标出发,经过自然生发,达到了同一;从“我们”的目标出发,经过内部分化,达到了“我们”;从死亡的目标出发,经过勇于生活,达到了死亡;从美好的目标出发,经过绝望痛苦,达到了美好;从忘我的目标出发,经过主体强化,达到了忘我;从自信的目标出发,经过自我反省,达到了自信,等等。那位伊拉克博主的视频还在更新,他有一次说,不追求人生的意义,只要每天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套用上面的句式,他的意思可以表述为“从无意义的目标出发,经过每天实现自我价值,达到了无意义”。一个伊拉克人,当他能清醒地明确了起点和终点,就走出了“每天实现自我价值”这条真诚之路。而像我这样的,睁眼看不见无数默默无闻正奋力前行的意志,只是呆坐着轻易就绝望的可笑“智叟”,应该也要走出一个我心安宁的道路吧。

  我又想,对于愚公、毛主席,对于无数愚公精神的承载者们,他们心中也许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绝望,也不存在要走什么道路的想法,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们一心去“移山”的无心之举而已,他们不过是有一个真诚的意志而已。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