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昌明:读南街村“班长”王宏斌的讲话,思考“三农”问题的出路


钱昌明:中国的“三农”问题怎么解?

——读南街村“班长”王宏斌的讲话

  中国有近14亿人口,农村人口占了9亿。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个挥之不去的难题。靠“小岗村模式”,有解吗?单靠政府财政“扶贫”,有解吗?只要不能杜绝两极分化,不能解决农民“返贫”问题,就永远无解。

  新年伊始,读到第1102期《南街村》报,在“南街村纪念毛主席诞辰125周年”活动的报道中,王宏斌同志有如下一段讲话:

  “1981年南街村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不是发展了,而是倒退了;产量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农民收入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南街人非常困惑,究竟南街村向何处去?有了问题怎么办?毛主席著作找答案。所以南街村的党员、干部、村民选择了走集体化道路,从1986到1990年,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重新申请把分到户的责任田交给了集体。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三农’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走集体化的道路。南街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是毛主席思想让我们南街人走上了金光大道”。

  王宏斌讲的是实话、是真话!谁如果不信的话,那就到南街村去走一趟,可去实地验证一下。今天的南街村,没有一家“贫困户”,人人都过上“小康”生活。他们所以能享受到免费住房、医疗、教育、通讯费、水电、购物卡等14项福利,靠的是什么?一句话,因为南街人相信毛主席的话,敢顶风冒雨,坚持走集体化的道路。

  其实,不仅是南街村,放眼神州大地,凡能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农村,如山西的大寨村,江苏华西村,河南省的刘庄,新乡七里营镇的龙泉村,新乡小冀镇京华村,等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不都过得“很滋润”,根本不存在什么“脱贫”问题。

  中国原是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自公元前594年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以来,两千多年来,就一直实行着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制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周期性地发生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改变不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相反,只能造就官僚、地主阶级的畸形发展。寄生阶级的膨胀,反过来只能强化了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从而加速自耕农的大批破产,使他们失去生机、成为流民。这时,社会必然濒临危机,这也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走马灯似地改朝换代——形成“历史周期律”的内在根本原因。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