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主权年终盘点之生态反转篇 | 2020年转基因十大事件
导语
人民食物主权联合反转人士Jrry86重磅发布2020年十大转基因事件。请广传,反对转基因集团的危害!
作者|花果山 Jrry86
责编 | 侯马
后台编辑|童话
十大事件目录
1、转基因玉米大豆获批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2、拜耳/孟山都再输麦草畏诉讼,研究发现麦草畏增加致癌风险
3、美国农达致癌诉讼达成初步和解,更多研究发现草甘膦危害
4、科学研究一再发现Bt抗虫转基因作物的危害,美国环保署计划在几年内逐步淘汰Bt作物
5、转基因动物继续引发关注,美国食药局强调严格监管基因编辑动物
6、基因编辑技术存在风险,科学家开发出基因编辑作物检测方法
7、我国正式颁布《生物安全法》,民众呼吁涵盖转基因
8、阿根廷核准转基因小麦,国际社会反响强烈
9、印度转基因棉花大溃败
10、媒体人金微胜诉《科技日报》
01、转基因玉米大豆获批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说起转基因,2020年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在民众的反对声浪中,转基因玉米大豆的安全证书获得批准,我国按“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三步骤推广应用转基因在官方层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9年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发布公告[1],公示拟批准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目录。除了已经在国内广泛种植的非食用性质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之外,还包括了两个玉米品种(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双抗玉米,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的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双抗玉米)和一个大豆品种(上海交通大学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公示公告一出,群情激愤,各界反转人士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发出了反对的声音,比如在政府网站留言,给农业农村部打电话、发邮件,在新浪微博话题“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发帖,到各大官媒、官网呼吁。
国内反转领军人物崔永元老师也在第一时间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起草了“北京反转志愿者联盟”的公开信,号召民众联署表达意见。公开信原文如下图:[2]
正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即便在言论受限的情况下,崔永元老师仍在三天时间内征集了一万多人的签名,提交给了国务院、监察委和农业农村部。[3]
然而,所谓的政策公示、征求意见只是走过场,形同虚设,明明是有大量的民众表达了反对意见,农业农村部却完全无视,甚至都没有提及反对意见的存在,就一意孤行地批准了上述这些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按照从非食用到间接食用再到食用的步骤,首先是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最后才是食用作物。此次获批安全证书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将主要用于加工制成品比如食用油、动物饲料等,处于上述推广路线的第二步。而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从2019年12月2日至2024年12月2日。今年1月11日,农业农村部继续为大北农开绿灯。转基因玉米DBN9936和DBN9858继获得北方春玉米区的批准之后,又获得了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玉米区、西北玉米区、南方玉米区的安全证书,使得大北农的转基因玉米生产布局基本覆盖全国的主要玉米产区。[4]
当然获得安全证书,并不代表就可以合法商业化种植。根据我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品种获得生物安全证书后,还需要通过品种审定并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才可以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正常程序下市场准入审核周期约为1至2年。而早年间农业部曾给国产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水稻发放过安全证书,但它们均止步于品种审定阶段,未投入商业化生产。[5]
上述两种转基因玉米和一种转基因大豆最终能否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还未有定数。
02、拜耳/孟山都再输麦草畏诉讼,研究发现麦草畏增加致癌风险
2020年2月15日,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联邦地区法院的陪审团裁决拜耳/孟山都和巴斯夫向一家桃园农场赔偿2.65亿美元,以惩罚这两家公司生产的麦草畏除草剂给其桃园带来的损害。拜耳/孟山都的律师表示要上诉。[6]
麦草畏的特点是容易挥发,特别是在夏天气温高的时候,能漂移到数英里以外的地方。如果落在周围的农田里,而那些农田里种植的是非转基因作物或不能抗麦草畏的转基因作物,就会对那些作物造成伤害(如下图)。
图片来源:www.krcu.org
孟山都和巴斯夫宣称他们开发生产的麦草畏新配方挥发性低,不会漂移,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年来美国多地政府每年都收到大量麦草畏漂移伤害农作物的报告。
不少无辜受损的农民拿起了法律武器,将孟山都和巴斯夫送上了法庭,指控他们明明知道销售抗麦草畏转基因种子会导致麦草畏的大量应用、伤害那些不能抗麦草畏的作物,却刻意把这作为扩张抗麦草畏转基因种子销售的一个策略,因为这会迫使那些受到伤害的农民为避免未来再次受害、不得不购买孟山都的抗麦草畏种子。目前美国有数十起针对拜耳/孟山都和巴斯夫的麦草畏除草剂的诉讼,原告们声称麦草畏对数百万英亩农作物造成了损害。2月份裁定的这起桃园受害案就是这其中第一个获得裁决的诉讼。
健康生长的大豆叶面平而宽(左),而受麦草畏漂移影响的大豆叶片容易卷起(右)|图片来源:www.peifferwolf.com
这是继草甘膦官司之外,拜耳/孟山都面临的另一个巨大麻烦。
一如草甘膦一样,一般认为麦草畏的急性毒性比较低,但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于5月份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指出麦草畏能增加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7]。这是美国“农业健康研究”(AHS)的一部分,AHS是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专门针对爱荷华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农民及配偶使用各种农药对其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早前AHS对麦草畏的分析研究发现它与结肠癌和肺癌有关,有了最近更多的十二年以来的数据后,AHS又对所有数据重新进行了分析,发现麦草畏与结肠癌和肺癌的关联变得不明显,反而与肝癌和肝内胆管癌存在相关性,并且会滞后20多年,同时还增加罹患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及套细胞淋巴瘤的风险。
在批准麦草畏应用于转基因棉花和大豆上时,美国环保署得出结论说,该除草剂“对人类不大可能致癌”。正是由于这一评级,EPA在2016年批准了麦草畏的扩大使用,但却并没有严格分析该除草剂带来的致癌风险。
美国“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科学家Nathan Donley评论到:“环保署批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使用这种毒药、而又不确保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安全,这绝对反映出了该机构放行危险农药的一贯做法。”
而美国“生物多样性中心”曾在2018年发布报告指出,近年来飞速扩张的麦草畏应用对已经濒临危险的帝王蝶带来威胁。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报告,以生物多样性中心、全国家庭农场联盟、农药行动网络、食品安全中心为首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几年前就对美国环保署批准将新型麦草畏用于转基因作物提起了法律挑战。[8]
6月份,美国联邦第九巡回法庭对这一诉讼进行了裁决,废止美国环保署对除草剂麦草畏的批准,称环保署未能正确评估这一正被广泛使用的农药。参与裁决的三位法官一致认为对已有记录的审核显示,环保署严重低估了该农药的风险。[9]6月底,第九巡回法庭又驳回了巴斯夫提出的要求法庭撤回判决的动议。
最新消息是,2020年10月底,美国环保署再次批准了麦草畏除草剂用于转基因棉花和大豆的叶面喷洒,许可期限为5年,但同时附加了一些新的使用限制条件,并宣称这些附加的限制,足以打消联邦第九巡回法庭法官对麦草畏伤害农民和环境的顾虑。[10]
环保署再次站在了公司利益的立场上,而不是保护环境和民众的健康。
03、美国农达致癌诉讼达成初步和解,更多研究发现草甘膦危害
在麦草畏官司之外,我们知道已经持续数年的十几万起农达草甘膦致癌诉讼,让拜耳/孟山都焦头烂额,在已获裁决的三起诉讼及其中一起的上诉案中孟山都全部失利,被判罚巨额赔偿。加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的法官Vince Chhabria负责审理所有在联邦法院中提交的诉讼,在孟山都接连失利之后,他指令孟山都与原告展开和解谈判,同时推迟了其它诉讼的开庭时间。而在连续遭受多次诉讼失败之后,拜耳/孟山都股票大跌,损失巨大,再也承受不起另一次诉讼失败。为把影响限制在可控范围内,拜耳/孟山都也急于与原告们和谈。
6月24日,拜耳/孟山都宣布就一系列法律诉讼达成了和解,包括农达草甘膦致癌诉讼、麦草畏漂移诉讼和聚氯联苯(PCB)污染水资源诉讼。[11]
孟山都就农达致癌诉讼达成的和解协议标的为101-109亿美元。其中的88-96亿美元将用于支付现有的诉讼,覆盖了约12万5千已经登记和尚未登记的联邦法院和州立法院诉讼中的大约75%,参与和解的原告将同意撤回其诉讼。而代表另外2万多起诉讼的律师表示,他们不同意与拜耳和解,这些诉讼将会继续在法院体系中进行。目前和解谈判仍在继续进行之中,取得不少进展,但尚未完全达成。
孟山都/拜尔农达诉讼的案件发展时间线|图片来源:www.galindolaw.com
拜耳还计划以12.5亿美元来解决未来潜在的农达致癌诉讼,这是独立于上述主要协议之外的另一个集体和解协议。但是这部分和解协议后来被Chhabria法官驳回,理由是它会耽误新诉讼的发起,并限制宪法赋予的由陪审团作出裁决的权力。[12]
在宣布农达致癌诉讼达成初步和解协议的同时,拜耳/孟山都还宣布以最多4亿美元就密苏里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尚未裁决的麦草畏除草剂漂移伤害农作物诉讼达成和解,拜耳希望共同被告巴斯夫公司也对和解金额作出部分贡献。而前述2月已经裁决的麦草畏伤害桃园案则不包括在这一和解协议之中,孟山都的律师表示将上诉。
拜耳/孟山都可谓官司缠身。4月份,孟山都以3950万美元在密苏里州联邦法院就一起农达草甘膦除草剂虚假广告集体诉讼达成和解,并承诺从产品标签中删除虚假表述(如下图)。[13]在那起诉讼中,孟山都被指控虚假宣传草甘膦针对的是某种只存在于植物中的酶(EPSPS酶),所以对人畜无害,但事实是在人体和某些动物的肠道菌群中可以发现这样的酶,而肠道菌群与人畜健康息息相关。8月份,美国黑人农民协会则在联邦法庭发起新的诉讼,要求禁止拜耳/孟山都销售农达草甘膦除草剂。[14]
图片来源:sustainablepulse.com
祸不单行,2020年,有关草甘膦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的研究层出不穷。列举一些如下:
(1)《环境健康》杂志于2月份发表Christopher Portier教授的研究,他对所有可以得到的、具有足够质量和细节的13项有关草甘膦的动物研究作了一个系统分析,发现草甘膦会引发多种肿瘤和癌症,明确支持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判定草甘膦对动物致癌、对人类很可能致癌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论文的某些分析旨在为美国农达致癌诉讼提供专家意见。[15]
(2)5月份,《国际卫生和环境健康杂志》发表文章,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孕妇在怀孕期间暴露于草甘膦等农药,会增加儿童罹患白血病的风险。[16]
(3)还是在5月份,日本千叶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暴露于草甘膦有可能会增加人群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风险,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科学通讯》上。[17]
(4)8月份,阿根廷国立科尔瓦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阿根廷小城市蒙特马伊斯人口高发哮喘,与草甘膦环境暴露存在关联。[18]
(5)智利和美国的科学家于10月份在《臭氧层》杂志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草甘膦作为内分泌干扰物的证据,发现草甘膦至少具备了内分泌干扰物的八个特征,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证草甘膦是内分泌干扰物。[19]
(6)10月份,《环境研究》杂志发表美国科学家的论文,发现在连续食用有机饮食六天后,实验参与者体内草甘膦残留水平下降了70%。这是第一次揭示了有机饮食对暴露在除草剂环境下的人体的影响,同时也表明对于大众来说,所吃的食物是身体内残留的这些农药成分的主要来源。[20]
(7)11月,同样是《环境研究》杂志,发表法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氨甲基膦酸会影响蟾蜍的胚胎存活、发育和孵化形态。[21]而我们知道氨甲基膦酸是草甘膦的主要代谢产物,挺转者一直鼓吹草甘膦会快速降解,一方面这一说法完全是错误的,草甘膦在动植物和人体内的代谢很慢,另一方面即使降解,其代谢产物也同样存在危害。
(8)11月底又一重磅消息出炉,美国环保署发布了一个生物评估草案,认为草甘膦可能会伤害或杀死高达93%的受《濒危物种法》保护的动植物,几乎没有任何濒危物种能够逃避其毒性影响。根据环保署的数据,仅仅是农业一项,每年就使用了2.8亿磅的草甘膦,喷洒在2.98亿英亩(1.206亿公顷)的农田上,而用在农业上的草甘膦有84%应用于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22]
(9)墨西哥环境部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秘书处六月份宣布,鉴于有关草甘膦毒性的科学证据证明了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该国将逐步淘汰草甘膦除草剂的使用,并在2024年全面禁止草甘膦,以促使墨西哥的农业食品体系“更安全、健康和环保”。秘书处重申,“除了产量,更重要的还有人类和环境的健康”。[23]
(10)鉴于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明了草甘膦的危害,全球越来越多的地方限制甚至禁止了草甘膦的使用,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非洲1个、亚洲5个、拉美8个、欧洲18个、大洋洲3个、北美2个。遗憾的是,作为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却不在名单中,而且我国也是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最大的食用、饲用消耗国,甚至都并没有制定草甘膦残留标准。[24]
墨西哥民众发起反草甘膦的游行|图片来源:路透社
04、科学研究一再发现Bt抗虫转基因作物的危害,美国环保署计划在几年内逐步淘汰Bt作物
除了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另一类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是Bt抗虫作物。与挺转者通常所宣称的相反,科学研究一再发现Bt抗虫作物存在非标靶效应,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同时转基因利益集团所承诺的抵抗害虫、减少农药用量的效用也一再落空。[25]
4月份德国科学家发表在《自然》旗下《科学报告》上的科学研究再次证明,与环境实际暴露剂量相当的Bt毒素Cry1Ab会伤害非标靶生物——水体系中的石蛾幼虫(毛翅目),虽然对死亡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差别,但是对幼虫的脂质含量和发育则存在显著影响,且与剂量有关。
12月份,德国的一个非政府反转科学组织Testbiotech发布报告说,[26]30年前孟山都自己发表的一份文献显示,转基因作物中表达的Bt毒蛋白,比天然Bt毒素的毒性提高了20倍。[27]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评估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时,却完全忽视了这些,反而一贯性地接受用来自细菌所表达的Bt蛋白进行安全性试验的结果。
这一新的有力证据表明EFSA(笔者注:实际上不仅是EFSA,而是所有批准该类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对Bt抗虫作物的风险评估存在巨大缺失,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多抗品种,这些多抗品种能产生好几种Bt蛋白,因此可能含有更高的毒素总浓度。但是,EFSA和业界从来都没有提及或研究与这些效应相关的健康和环境风险。例如,EFSA对于能同时表达多至6种Bt毒素的多抗品种、就从未要求提供其总体毒性的数据。
10月份,一些印度农民及其家人在瑞士向先正达公司提起诉讼。[28] 起因是2017年,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种植的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完全抵挡不住标靶害虫粉色棉铃虫的进攻,绝望的农民不得不喷洒有毒的农药,结果造成800名农民中毒,至少20人死亡。而这种有毒农药是先正达公司生产的。
这则消息透露出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被设计来对抗粉色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在经历了最初的成功之后,由于害虫产生出抗性,抗虫棉逐步失去了对抗害虫的能力,以至于农民为了消灭虫害,不得不喷洒更大量有毒农药,害人也害己,得不偿失,所谓的抗虫棉能减少农药用量根本是个谎言。
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害虫对Bt抗虫转基因作物产生抗性,导致超级害虫的出现。9月底,美国环保署建议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淘汰众多转基因Bt抗虫玉米和一些抗虫棉花(笔者注:美国没有种植Bt抗虫大豆)。除了先正达公司的表达Vip3A蛋白的Bt作物之外,害虫对目前所有的Bt抗虫玉米和棉花品种,都产生了抗性,这些Bt作物都在淘汰之列,且这一淘汰将是全国范围内的。[29]
05、转基因动物继续引发关注,美国食药局强调严格监管基因编辑动物
2020年,有一些关于转基因动物的新闻。
(1)2月份,美国食药局FDA的科学家在著名《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指出由Recombinetics公司开发的基因编辑无角牛严重出错,其基因中意外地出现了外源抗生素抗性基因。[30]可笑的是,该公司却在提交给FDA审批的材料中宣称没有发现任何非预期变化、无角牛是彰显基因编辑准确性的成功典范。
同期杂志上还发表了FDA科学家的评论,阐明了关于基因编辑无角牛的煽情炒作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基因编辑是设计来模仿自然界中存在的基因序列的改变。[31]一些决策者和科学家认为,使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来复制“自然存在”的突变,监管部门没必要加以监管;但是我们的分析表明,即便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复制自然发生的突变,也有必要对动物中的基因变化进行监管,因为基因编辑动物可能会产生非预期后果。
(2)正是在上述无角牛出错的背景下,FDA于2月份发表强硬声明,强调必须对基因编辑动物进行严格监管以保护公众健康。[32]
图片来源: https://thecounter.org/
FDA的科学家说:针对动物的基因编辑会产生非预期后果,例如导致外源DNA被整合到动物的基因组中。尽管非预期变化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基因编辑对动物或消费者来说是不安全的,但它明确说明科学家和监管机构都需要警惕出现这种意想不到的改变的可能性。
FDA发布的声明代表着美国官方确认了基因编辑动物会出现非预期效应。遗憾的是,FDA科学家的评论仅止于基因编辑动物,但实际上基因编辑植物也会产生非预期效应,可能会导致植物产生有毒物质或过敏原,给公众带来危害。同时,FDA的声明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却又是另一回事。下详。
(3)5月1日,美国环保署利用人们对新冠肺炎传播的恐惧批准英国生物技术公司Oxitec Ltd在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释放转基因蚊子,以阻断寨卡病毒和导致黄热病、登革热的病毒的传播。[33]
随后,“食品安全中心”、“技术评估国际中心”和“地球之友”等组织发出律师函、准备起诉环保署,指控后者在作出决策之前未能与野生动物机构进行磋商、以确定转基因蚊子不会伤害野生物种,这违反了《濒危物种法》的规定。[34]
8月份,转基因蚊子试验计划又得到了佛罗里达州当地政府的批准,将于2021年和2022年投放超过7.5亿只转基因蚊子。这一计划遭到了许多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联盟的反对,超过10万人在Change.org请愿网上签名反对这项提议,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40000。环保组织担心转基因蚊子在野生动物群体中的传播可能会潜在地伤害以蚊子为食的濒危鸟类、昆虫和哺乳动物,毫无必要地把佛罗里达的人、环境和濒危物种置于大流行病的危险之中。[35]
与此同时,用自然方式阻止这类疾病传播的试验则表现出了高度有效性。同样是在8月份,著名《自然》杂志报道了在印度尼西亚日惹市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野外试验:利用自然存在的沃尔巴克氏菌来感染蚊子,将登革热病例“非同寻常” 地减少了77%。这是一项非转基因技术,文章使用了“惊人的” 和“划时代的”这样的字眼盛赞了这一试验(笔者注:我国广州中山大学奚志勇团队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研究人员说,试验结果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一自90年代以来开发的技术可以消除世界上某些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很可能也适用于寨卡病毒引发的疾病、基孔肯雅热、黄热病和疟疾。[36]
(4)转基因三文鱼于2015年被美国FDA批准供人类食用,但未批准在美国养殖,只能在美国外养殖再进口回美国。由于对这一许可存在众多争议,美国随即又对转基因三文鱼实施了进口禁令,直到制定出标识标准为止。以至于5年过去了,转基因三文鱼仍未能在美国正式销售。2019年,因为美国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法出台,FDA取消了转基因三文鱼和鱼卵的进口禁令,转基因三文鱼有望在近期进入美国市场。
结果,近期美国有多家零售巨头明确表态拒售,包括沃尔玛(Walmart)、好市多(Costco)、Albertsons、Kroger、Ahold、Aldi、Joe's、全食品(Whole Foods)、Hy-Vee、Sprouts,、Giant Eagle、Meijer和Target等80个食品杂货零售商、海鲜公司、食品服务公司,涉及全美共18,000多网点,这表明市场广泛拒绝这个在美国第一个被批准供人类食用的转基因动物的商业销售。[37]
更具戏剧性的是,进入11月,美国加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判决FDA批准转基因三文鱼违反了环境法,这是以“食品安全中心“和“地球正义”为首的多个非政府组织于2016年对FDA发起诉讼的结果。法院裁定FDA批准转基因三文鱼以及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养殖和推销的计划,忽视了其给环境带来的风险和严重后果,违反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和“濒危物种法”。法院下令FDA从头来过,彻底分析转基因三文鱼逃逸到野外会带来的环境后果和对濒临灭绝的野生三文鱼种的影响。[38]
后续如何还有待观察,但转基因三文鱼犹如过街老鼠一般不受欢迎。
(5)2020年底,FDA批准了一种转基因猪用于人类食用和医学治疗。这种转基因猪是在其表达糖蛋白半乳糖基转移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源的新霉素磷酸转移酶II基因( NPTII),从而打断了该基因的功能,使之不能表达半乳糖基转移酶,以至于转基因猪不能产生α-半乳糖,而对α-半乳糖过敏的人群食用这种转基因猪肉就更安全。[39]
图片来源: gmwatch.com
但是此转基因猪的风险并没有得到充分评估。首先,NPTII基因一旦转移到细菌身上,会导致细菌对新霉素产生抗性,出现超级细菌。这种风险对很多转基因作物来说也同样存在。
其次,我们知道非转基因植物本身也会产生一些毒素来抵抗害虫和疾病的侵害,而转基因植物除了引入外来毒素之外,还存在产生新的非预期毒素、或者增强本身已有毒素的风险。但与转基因植物不一样,转基因动物不太可能产生毒素,否则会把自己也毒死了。但是,插入外源基因破坏原有基因功能,消除了一个过敏原,是否会因此扰乱基因组导致产生新的过敏原,该公司从来没有做过检测,也压根没有做过志愿者食用试验。
总之,公众对转基因猪风险的顾虑主要集中在抗生素抗性基因和可能的新过敏原上。上述“食品安全中心”组织正在考虑是否要就此对FDA再次提起诉讼,一如针对FDA批准转基因三文鱼提起的诉讼一样。
06、基因编辑技术存在风险,科学家开发出基因编辑作物检测方法
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给开发出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研究人员。自2012年被发明以来,该技术很快被应用于大量实验和实践中,包括动植物育种、人体细胞试验、基因治疗等。
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一最常用的基因剪刀工具并不适合用来精确安全地干预基因组。科学家们发现,像CRISPR这样的基因编辑不仅是在远离标靶基因编辑位点的其它位点产生“脱靶非预期效应”,甚至会在标靶基因编辑位点及其附近产生“在靶非预期效应”。例如2019年底在《自然》杂志旗下的《生物学通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揭示了这一现象,表明CRISPR编辑位点周围的DNA出现的非预期变化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要多很多。[40]
2020年2月,德国和瑞典科学家发现基因编辑技术又导致了一种新的非预期效应,他们在《科学进展》杂志发表的研究文章显示,在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小鼠进行基因编辑时,预期要插入的基因模板被头尾相接地重复插入多个拷贝,而且这一现象的发生很普遍,用常规的PCR分析方法还难以检测出来(如下图)。研究者用扩展PCR技术,才检测出了这些多重拷贝的存在。[41]而重复插入多个基因拷贝会导致危险的移码突变,产生错误的蛋白质。对基因编辑作物来说,就会产生意外的毒性和致敏性,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性后果。
5月份,中国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科学家团队撰写并发表在《遗传与基因组学杂志》上的重要研究表明,对水稻品种进行CRISPR基因编辑引发了大范围的不需要的和非预期的在靶和脱靶突变。[42]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将CRISPR-Cas9成功应用于育种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gmwatch.com
目前我国的袁隆平、张启发、李家洋等团队都在开发基因编辑水稻,甚至袁隆平的基因编辑海水稻在淘宝上已经有销售。但我国对基因编辑的监管政策尚未出台,所以基因编辑水稻在中国的生产应用是巨大的、不受监控的隐患。2018年,欧盟法院裁定某些基因编辑技术确实是基改技术。因此,如果在欧盟境内的任何国家,未经安全检查和标识像这样任意销售基因编辑产品就是犯罪。
8月份,《欧洲环境科学》杂志发表德国科学家的综述文章,总结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动植物中应用的风险,强调了“脱靶非预期效应”和“在靶非预期效应”的存在,并指出基因编辑技术常常会与第一代转基因技术捆绑在一起,因为基因剪刀工具首先就需要用农杆菌转化或基因枪才能引入细胞中,所以与这些老式的转基因技术相关的风险也应得到评估。作者还要求欧盟修改转基因监管法规,扩大评估范围以确定基因编辑造成的所有潜在的遗传异常,有效评估基因编辑动植物给环境、食品和动物饲料带来的风险。[43]
9月份,欧盟88个社会团体联合向欧盟卫生和食品安全专员Stella Kyriakides发出公开信,警告说欧盟委员会对新型转基因生物视而不见,并要求欧盟按照欧洲法院的裁决严格监管新型基因编辑作物并加以标识,强化消费者的知情权,育种者、农民和加工者的自由选择权以及对欧盟转基因生物决策的民主审查。[44]
另一方面,对基因编辑作物的检测也有了长足进步。过去基因编辑的支持者一直宣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新型转基因作物与同类非转基因作物没有区别,因此无法加以检测和监管。实际上这是个谎言和悖论:一方面他们宣称基因编辑作物与自然作物没有区别,另一方面他们又为所开发出的基因编辑作物申请专利,保护其自身利益。试问,如果基因编辑作物真的无法检测并与自然作物区分开来,转基因利益集团又如何能保护其知识产权?
9月份,若干非政府组织、非转基因食品协会和食品零售商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了第一个针对基因编辑作物的开放式检测方法,这一方法经同行评议已发表在科学杂志《食品》上。这一实时定量PCR方法被用来检测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基因编辑作物,即美国公司Cibus开发的抗除草剂油菜。[45]
论文通讯作者、来自美国爱荷华州健康研究所的科学家约翰·法根博士说:“我们开发出的方法可以检测那类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基因编辑——对基因中的单个核苷酸进行的编辑。由于科学界使用相似的方法来检测更为复杂的转基因生物已经有二十来年了,这一方法可以被用来开发并检测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基因编辑作物。好消息是它所使用的程序和设备与监管机构和商业实验室已经十分熟悉的程序和设备相类似。”
这一针对基因编辑作物的开放式检测方法的成功开发,使转基因利益集团逃避监管的借口破产。只要政治上有意愿,只要有心去检测,基因编辑作物一样可以检测出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新型转基因生物一样可以得到有效监管。[46]
07、我国正式颁布《生物安全法》,民众呼吁涵盖转基因
当今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诸如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技术误用谬用、实验室生物泄漏等等新型生物威胁对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健康提出了新挑战。2018年,《生物安全法》立法序幕拉开,2019年,全国人大加快了立法步伐,2020年初,《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公众征求意见。
一直关心转基因农业等的生物安全的杨晓陆、陈一文等四千五百余名群众对此表示了支持,并给全国人大写了公开信,要求生物安全法涵盖转基因及危害领域,并建议国家严格管控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将其商业种植列为非法行为。
图片来源:中国人大网
中国农科院佟屏亚教授也发表了给两会代表、委员的公开建言,并郑重建议:在国家安全委员会领导下建立有军队、公安、卫生、环境保护部门等参加的生物国防体系,将转基因研究实施与评估监管彻底分开,必须改变农业农村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转基因研究和监管从农业部门划给国防或国家安全部门。[47]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期待已久的《生物安全法》。[48]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生物安全法》统筹了安全和发展两方面的要求,完善了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基本制度、和各类具体风险防范和应对制度。法案分设专门章节,对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法律责任等,作出了针对性规定。法案还特别完善了违反《生物安全法》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这一法律是生物安全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法律。而包括基因编辑在内的转基因技术,只是从属于生物技术的一个分支,作为纲领性的《生物安全法》,并没有提出具体的针对转基因技术开发应用的规定。但是法案所涉及的几大领域,应该会相应地跟进制定具体的法规或修改完善已有的法规。
不过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由国务院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外交等主管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组成,分析研判国家生物安全形势,组织协调、督促推进国家生物安全相关工作。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设立办公室,负责协调机制的日常工作。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农村农业部单方面宣布转基因安全的权力。
08、阿根廷核准转基因小麦,国际社会反响强烈
10月初,阿根廷农业部宣布阿根廷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批准转基因小麦商业化种植的国家,这一转基因小麦品种具有抗旱特性和抗除草剂草铵膦特性。[49]
我们知道,小麦是西方国家的主粮,主要用来制作面包。美国FDA早在2004年就批准了孟山都的一个抗草甘膦转基因小麦品种供人类食用,但是该品种并没有获准种植,孟山都也没有再继续开发转基因小麦。[50]后来美国发生了几次孟山都转基因小麦污染事件,不仅导致国际小麦市场大乱,美国也是如临大敌,彻查转基因小麦污染源,却怎么也查不出为什么早被销毁的试验种植的转基因小麦还会一再出现,最后以孟山都赔偿巨款而不了了之。但无论如何,西方国家对主粮小麦的慎之又慎可见一斑。如今,阿根廷首次批准转基因小麦种植,自然影响巨大。
而阿根廷谷物出口商会与地区性农户协会和农业贸易商甚至联合发表声明称,阿根廷批准种植转基因小麦,不仅使得当地小麦和面粉的出口风险大增,而且阿根廷谷物颗粒、面条、烘焙食品等小麦相关产品很可能也将不受外国消费者青睐。[51]
作为小麦的第四大出口国,阿根廷究竟能否开始种植转基因小麦,还取决于邻国巴西是否会批准进口。历史上巴西是阿根廷最大的出口市场,单单是2019年,巴西进口的小麦就占据了阿根廷小麦出口量的45%,如果巴西不批准进口此转基因小麦的话,种植转基因小麦就会从根本上损害这一巨大的市场,不具有商业可行性。
开发这一转基因小麦的公司Bioceres承认,要想获得主要出口市场巴西的批准可能很困难。而专家们则认为,即使最终获得了巴西政府的批准,这也不能保证工厂、面包店和个人消费者会同意购买并消费转基因小麦。
同月,巴西小麦协会警告说,85%的巴西面粉加工厂不赞成转基因小麦,如果阿根廷转基因小麦成功进入市场,90%的巴西面粉加工厂可能会停止购买阿根廷小麦。[52]
11月,专门支持亚非拉小农经济的国际非政府组织GRAIN发起名为“别动我们的面包!”的联署倡议,历数转基因小麦的危害,并要求阿根廷政府撤销转基因小麦的种植许可。这些危害包括:该转基因小麦能耐受一种比草甘膦更毒的除草剂草铵膦,这会使人们暴露于更多的农用毒素,甚至通过面包而摄入体内;转基因小麦抗旱有效性存疑,还会污染其它小麦品种;转基因小麦促进单一化种植,危害生态和食物主权;转基因小麦会导致抗草铵膦超级杂草滋生;等等。目前该联署已经征集到3400多签名。[53]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阿根廷大麦正逐渐受到中国买家的青睐,未来要警惕对华出口的阿根廷大麦中有可能混入的转基因小麦。
09、印度转基因棉花大溃败
2020年3月份《自然》旗下的《自然植物》杂志,发表了位于圣路易斯(原孟山都总部所在地)的华盛顿大学科学家的文章。他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印度的转基因棉花并没有能提高产量和减少农药使用,而这正是转基因利益集团推广转基因作物的两大借口。[54]
8月份,又有三位专家发表公开信,揭穿了印度转基因棉花的神话,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Andrew Paul Gutierrez,世界粮食大奖获得者华盛顿世纪研究所所长Hans R. Herren,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植保部门主管、粮农组织驻印度大使Peter E. Kenmore。[55]
公开信引经据典,指出了以下实质性问题:
1,印度自2002年首次引进孟山都转基因抗虫棉以来,后者已逐步占据了该国90%的棉花种植,可实际上转基因Bt棉花并不增产,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增产的原因是化肥用量的增加。而随着产量降低和收益下降,自杀的印度棉农数量增加。
随着Bt棉花的种植面积扩大,印度棉农正面临不断增长的种植开支,红色线为杀虫剂的费用,
绿色线为化肥费用 | 图片来源:www.resilience.org
2,转基因Bt棉花存在的问题:Bt棉花产量不比非转基因棉花高;在最近的年度里,农民在同一块农田里种植Bt棉花的平均产量在下降;转基因棉花种子更贵;转基因棉花需要更多的化肥和灌溉用水;农民每年都需要购买转基因棉花种子,这已成为资本赢利的模式;等等。
3,技术改进一再失败,Bt棉花导致主要害虫产生抗性、次生害虫泛滥,农民不得不使用更大量的杀虫剂,这又引起新的次生害虫泛滥,形成恶性循环。与此同时,转基因品种不可逆地污染了本地品种和野生品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4,存在其它更有效地高产非转基因棉花品种,而它们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推广应用。
他们强调,从各方面来看,转基因Bt棉花在印度都是个失败,却被错误地宣传为成功典范,是其它作物特别是食物作物采用转基因技术(包括基因编辑技术)的模版。
这三位专家以及其他一些专家组成的国际科学家小组还参加了8月底举办的一个有关印度转基因棉花的网络会议,列举了详尽证据,表明该技术并不适合印度的条件,也未能兑现其高产抗虫承诺,生态农业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56]
10、媒体人金微胜诉《科技日报》
2020年对知名反转人士金微来说是个胜利年,赢得了两场名誉诉讼,这两起诉讼都与转基因争议有关。
十年前,作为新华社记者的金微发表了一组调查报道《山西吉林局地多种动物异常疑祸起转基因玉米》,直指玉米品种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并质疑转基因的安全性,打破了媒体一边倒美化转基因的话语垄断,由此得罪了转基因利益集团,招致无情打击,甚至丢掉了新华社记者的工作。很多人也因此迁怒于金微,认为他影响了中国的转基因产业,于是肆无忌惮地对其进行诽谤、诬陷、毁誉。这其中就包括了盖得排行CEO李铁,从2017年起,李铁多次就金微的这篇报道对其进行人身攻击,污蔑金微造谣,称其为“记者界转基因谣言的祖宗”。
先玉335玉米(右边)会是引发动物异常的主要原因吗?| 图片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2018年,金微因为在自媒体发文质疑华大基因国际合作项目涉嫌外流14万中国人基因,与华大基因公司对簿公堂。李铁又乘机诋毁金微,称其为造谣被告,并一再攻击、挑衅。金微忍无可忍,拿起法律武器,2019年将李铁和盖得排行公司一并诉上了广州互联网法庭。
2020年2月、5月广州互联网法院两次开庭,李铁依然庭审时辩称对金微的人身攻击是戏谑,没有达到侮辱的程度,对金微的转基因报道所作的评论有事实根据,并提供了农业部、山西省农业厅、中国科学界等的证据。[57]
事实是,十年前这个报道是转基因领域的重大公案,报道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对金微的报道作过复核,同时也扩大了调查,发表了内参。当时有高层领导批示,五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并召开了多次座谈会,最终将问题玉米先玉335踢出了国家主推品种行列。关于此事,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等主流媒体作了系列报道,历史早有公论。而先玉335是转入Cry毒素的抗虫转基因玉米,已经有完整证据链,铁证如山。
经过审理,7月份,广州互联网法院作出裁决,认定盖得排行CEO李铁侵犯金微个人名誉权,须在判决生效十日内公开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8000元。[58]
还是因为上述质疑华大基因并对簿公堂的事情,2019年6月29日,《科技日报》在头版发表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净化网络空间,必须让“金微们”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引用华大通稿对金微点名道姓地批评,上纲上线,称自媒体谣言惑众、浑水摸鱼,唯恐天下不乱,成为民众的迷魂汤,是杀人的软刀子,社会的分离器,动乱的催化剂。“只有让造谣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朗的舆论环境。”
实际上,这不是《科技日报》第一次对金微这个反转人、媒体人发难,根源还是在转基因。2018年6月17日,《科技日报》发表署名记者马爱平的文章《用1.13亿元去驳斥一篇转基因致癌论文,代价是否太大?》,文章指名道姓称金微在转基因问题上造谣、影响转基因产业。《科技日报》写道:著名反转记者金微的报道“转基因玉米品种先玉335”导致当地“老鼠绝迹、母猪流产、羊怀胎困难”是谣言,报道纯属子虚乌有,列入十大谣言,后来此谣言已基本无人相信,谣言引起的社会骚动,以及为辟谣所耗费的巨大社会成本却是无法挽回的。
可事实是,金微的转基因报道,不仅经受住了前述的多部委联合调查,而且众所周知,这些年来生物工程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绝非虚言,转基因技术正在被用来改造植物、动物、病毒,转基因农作物逃避监管、未经批准就进行非法种植,进口转基因作物超出许可的应用范围流入食品市场,基因编辑婴儿在法律空白之下诞生,这许多乱像都是不争的事实,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挑战。
《科技日报》作为中央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不去为人民的健康、环境的安全着想,却背道而驰,为转基因集团站台,反复地和一个公民较劲,对其进行人格批判,让人匪夷所思。
2020年疫情期间,金微在北京法院对《科技日报》发起诉讼,理由是:作为公民个人,本着对国家安全、民族命运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提出14万中国人基因外流问题,科技日报作为官方媒体,不是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处处给资本站台、打压公民个人,“丧失媒体的基本立场,严重侮辱公民人格、侵害公民的名誉权。”
10月份,北京互联网法院下达判决书,对科技日报的辩解均不予采纳,裁定《科技日报》删除其在网络版发布的涉案文章,在网络版登载声明向金微道歉,赔偿金微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法院判决书中写到:“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这是反转个人与国家级媒体之间的战斗,并在法律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
参考文献:
[1]中国欲2020年转基因主粮化,玉米大豆安全证书15天倒计时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105
[2]签名征集表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109
[3]诚食讲座 | 金微:中国转基因争议简史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247
[4]中国孟山都:大北农的种业冒险与转基因玉米主粮化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511
[5]三种国产转基因玉米、大豆获生物安全证书,为十年来首次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588198
[6]麦草畏漂移案爆惊人内幕:转基因公司如何发生态灾难财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243
[7]Dicamba use and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agricultural health study: an updated analysis
https://academic.oup.com/ije/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ije/dyaa066/5827818?redirectedFrom=fulltext
[8]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udy links dicamba to increased cancer risk
https://www.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393-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udy-links-dicamba-to-increased-cancer-risk
[9]庭审细节:美联邦法院为何勒令环保署撤销对麦草畏的批准?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333
[10]EPA allows use of dicamba through 2025, with new restrictions
https://investigatemidwest.org/2020/10/27/epa-allows-use-of-dicamba-through-2025-with-new-restrictions/?ct=t
[11]拜耳/孟山都宣布就美国农达草甘膦致癌诉讼达成和解协议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321
[12]Bayer backs away from plan to contain future Roundup cancer claims,
https://usrtk.org/monsanto-roundup-trial-tracker/bayer-backs-away-from-plan-to-contain-future-roundup-cancer-claims/
[13]Bayer settles false ad lawsuits,
https://www.farmprogress.com/business/bayer-settles-false-ad-lawsuits
[14]Black farmers file suit against Monsanto seeking to block sale of Roundup
https://www.stltoday.com/business/local/black-farmers-file-suit-against-monsanto-seeking-to-block-sale-of-roundup/article_10d36ecf-8d93-5097-8097-4d92d2c7172a.amp.html
[15]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animal carcinogenicity data for glyphosate from chronic exposure rodent carcinogenicity studies,
https://eh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0-020-00574-1
[16]Prenatal pesticide exposure and childhood leukemia – A California statewide case-control stud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438463919306212
[17]Glyphosate exposure exacerbates the dopaminergic neurotoxicity in the mouse brain after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of MPTP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4394020303025
[18]阿根廷城市发现草甘膦暴露与哮喘有密切联系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364
[19]Glyphosate and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an endocrine disruptor: A review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5653520328149
[20]Organic diet interven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urinary glyphosate levels in U.S. children and adult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3935120307933
[21]Aminomethylphosphonic acid alters amphibian embryonic development at environmental concentration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3935120308392
[22]EPA Finds Glyphosate Is Likely to Injure or Kill 93% of Endangered Species
https://biologicaldiversity.org/w/news/press-releases/epa-finds-glyphosate-likely-injure-or-kill-93-endangered-species-2020-11-25/
[23]墨西哥将在4年内全面禁止草甘膦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322
[24]最强白名单:全球限制或禁止草甘膦除草剂国家汇总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381
[25]Effect of Bt toxin Cry1Ab on two freshwater caddisfly shredders –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dose-effect relationships through food-spiking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2055-2
[26]Are GE plants with Bt toxins 20 times more toxic than previously known?
https://www.testbiotech.org/en/press-release/are-ge-plants-bt-toxins-20-times-more-toxic-previously-known
[27]Potentiation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insecticidal activity by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f00094a051
[28]Victims of 2017 pesticide poisoning in Maharashtra file lawsuit against Syngenta in Switzerland
https://www.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546-victims-of-2017-pesticide-poisoning-in-maharashtra-file-lawsuit-against-syngenta-in-switzerland
[29]GMO Bt crops on the chopping block due to insect resistance
https://www.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542-gmo-bt-crops-on-the-chopping-block-due-to-insect-resistance
[30]Template plasmid integration in germline genome-edited cattl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19-0394-6
[31]Genome editing in animals: why FDA regulation matter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0-0413-7
[32]FDA Expertise Adv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ntional Genomic Alterations in Animals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expertise-advancing-understanding-intentional-genomic-alterations-animals
[33]US EPA grants first permit to test genetically modified mosquitoes
https://www.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389-us-epa-grants-first-permit-to-test-genetically-modified-mosquitoes
[34]EPA faces suit over plan to releas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osquitoes
https://thehill.com/policy/energy-environment/502827-epa-faces-suit-over-plan-for-releasing-genetically-engineered
[35]750 millio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osquitoes approved for release in Florida Keys
https://www.cnn.com/2020/08/19/health/gmo-mosquitoes-approved-florida-scn-wellness/index.html
[36]The mosquito strategy that could eliminate dengu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492-1
[37]Largest US retailers reject GM salmon ahead of potential first US sales
https://www.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524-largest-us-retailers-reject-gm-salmon-ahead-of-potential-first-us-sales
[38]Federal court declare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salmon unlawful
https://www.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586-federal-court-declares-genetically-engineered-salmon-unlawful
[39]US FDA approves GM pig for food and therapeutic use
https://www.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642-us-fda-approves-gm-pig-for-food-and-therapeutic-use
[40]Understanding the diversity of genetic outcomes from CRISPR-Cas generated homology-directed repair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19-0705-y
[41]Pervasive head-to-tail insertions of DNA templates mask desired 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events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7/eaax2941
[42]Investigation of CRISPR/Cas9-induced SD1 rice mutant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in plant molecular breeding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3852720300916
[43]Broadening the GMO risk assessment in the EU for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https://enveurope.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12302-020-00361-2
[44]Open letter: Commission turning blind eye to new GMOs
https://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534-open-letter-commission-turning-blind-eye-to-new-gmos
[45]A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Specific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First Commercialized Genome-Edited Plant
https://www.mdpi.com/2304-8158/9/9/1245
[46]First open source detection test for a gene-edited GM crop
https://www.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528-first-open-source-detection-test-for-a-gene-edited-gm-crop-published
[47]超4500群众致信人大,要求《生物安全法》涵盖转基因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287
[48]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10/bb3bee5122854893a69acf4005a66059.shtml
[49]Argentina becomes first country to approve GM wheat
https://www.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555-argentina-becomes-first-country-to-approve-gm-wheat
[50]New Plant Variety Consultations, https://www.cfsanappsexternal.fda.gov/scripts/fdcc/index.cfm?set=NewPlantVarietyConsultations&id=MON-71800-3
[51]突发,阿根廷成全球首个批准转基因小麦的国家,对中国有影响吗?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622472937/9c4fc2e902001e46s
[52]Brazil's Abitrigo warns against Argentina's GMO wheat adoption; some skeptical of move
https://www.spglobal.com/platts/en/market-insights/latest-news/agriculture/101420-brazils-abitrigo-warns-against-argentinas-gmo-wheat-adoption-some-skeptical-of-move
[53]别动我们的面包!:要求阿根廷政府撤销对转基因小麦的批准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502
[54]Long-term impacts of Bt cotton in Indi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0-0615-5
[55]Experts debunk false claims that GM Bt cotton in India has been a grand success
https://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502
[56]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highlight failure of GM Bt cotton in India
https://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9522
[57]金微 | 上头条后,我起诉了科技日报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472
[58]反转斗士金微:因报道转基因安全问题被诉,终获公正判决
http://www.shiwuzq.com/portal.php?mod=view&aid=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