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己所能将中医学传承与发扬——记山西省名中医马文辉

2022-01-06 1592 0
作者: 记者 来源: 三部六病易医学堂

  马文辉,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西省名中医、医院“首届名医”。临床擅长治疗风湿病、脾胃病、老年病、肿瘤病、心身疾病等,诊治全国各地疑难病患者近20万人次。

  学有渊源 守正创新

  马文辉师从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绍武先生。1984至1992年,马文辉以跟师学习为主;2000年前后,他借助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习的机会,将三部六病带入北京中医圈;2007年起,在山西中医学院主办的中华中医药论坛上开设专栏介绍三部六病;2011年,开始在山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招收三部六病方向硕士研究生;2012年起,作为课程负责人,在山西中医学院开设《三部六病》选修课;2014年起,马文辉借助微信群网络授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三部六病;2016年起,他带领团队前往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授三部六病,累计百余场,受众逾2万人次。

  就其研究的“三部六病学说”,马文辉认为,“三部六病学说”是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中医现代化范式,是刘绍武先生在毕生研习《周易》《内经》《伤寒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辩证法,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理、法、方、药完备的全新中医学体系,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典范。它充分遵循了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既不排斥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又保持了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深奥的伤寒理论流传至今,需要与时代特征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接受,中医才能发展。

  在学术上,马文辉提倡在《易经》指导下的“易医学”,临床上主张内调外治、针药并用,中西结合、患者至上。他认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古天文历法上的思辨框架,创造性地提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性、度”四位一体的辨证论治体系。他继承发展了三部六病学术思想,对三部六病学术中“三部”名称和概念的重新定义,运用三部六病理论为中医证型绘制“元素周期表”,将三部六病学术体系由“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完善为“整体、系统、局部一体两翼”,运用数理模型剖析中医思维框架,以三阴三阳阐释《伤寒论》辨证体系。在三部六病学术的整理、挖掘、论证、应用、推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著作等身 教书育人

  马文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了包括《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三部六病薪传录——经方的继承与创新》《三部六病薪传录2——拜谒仲景,研习经方》《三部六病普及教程》《三部六病初级教程》《三部六病中级教程》《三部六病高级教程》等11部学术著作,参编了《刘绍武(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山西省著名中医临床经验选粹》和《中医治未病》三部著作。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