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种类有哪些?一篇科普全搞懂

2020-04-16 1337 0
作者: 菲利普医生 来源: 知乎日报

  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摧城拔寨,很多国家的医疗系统被击穿。而且许多专家都认为新冠肺炎很有可能像甲型流感病毒一样每隔几年就降临人类社会引发疫情,成为长期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所以,疫苗在疫情期间逐渐成为一个热词。

  疫苗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的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方法,即“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有云:“仍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也就是说,将咬人的狂犬杀死,将其脑捣碎成浆,敷于患处可以治疗狂犬病。当然这种近似于神秘主义的方法在后来的实践中鲜有奏效,但其做法却无意中契合了疫苗的原理:

  狂犬病毒是一种典型的嗜神经病毒,即专门侵害神经系统。人或犬被咬伤后,病毒经由周围神经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在大脑中扩增繁殖,引起脑功能的严重受损,表现出狂犬病的典型症状,如恐水、对光照、风吹等刺激过度敏感,引起惊恐和躁狂。而受损的大脑中存在狂犬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所以将病犬脑浆敷在患处能够将伤口内的病毒结合一部分。但脑浆中也同样存在大量病毒,所以这个方法在实践中少有成功案例。

  但是在明末清初,中国很多医生为儿童接种人痘。分为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天花病人穿过的衣服给儿童穿,其二是将天花病人的痘痂风干研成粉末,用小管吹入儿童鼻孔。用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这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天花病人穿过的衣服或痘痂粉末中含有失活的天花病毒,有可能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这两项技术也被记录到预防天花的专著《种痘新书》中。

  但因为现代科学并未能打开古老的中国大门,所以中国疫苗接种的起点虽然很早,但却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

  本文将从疫苗发展史的角度回顾疫苗技术的迭代,分析各种疫苗的优缺点:

  1,第一代疫苗:

  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当某种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病毒出现以后,我们在自然界中发现了与其高度同源且致病力极低甚至不致病的病毒株;或者通过实验室不断扩增病毒并选育出那些因为自身突变导致致病力显著下降的毒株,从而制成减毒活疫苗。例如爱德华·詹纳发现牛奶厂挤奶女工手部感染了牛痘,从而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进而将牛痘提取物(包含活的牛痘病毒)接种给儿童,成功使其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这其实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另外我国长期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也是一种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的优点:由于是活疫苗,所以接种后能持续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效果较好,而且作用时间长。另外因为是活的病毒 / 细菌,所以可以直接诱导产生免疫应答,不需要佐剂,也不需要对抗原蛋白进行提纯。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效果好、工艺简单。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