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NGO在华分支炮制“新疆棉报告”:上网搜反华言论迎合总部,获利1.8万美元

2021-08-04 6024 1
作者: 范凌志 刘欣 来源: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范凌志 刘欣】编者的话: 西方炮制的“新疆强迫劳动”论调有多站不住脚?从总部位于瑞士的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如何得出“新疆棉花产业存在强迫劳动风险”结论的过程可一探究竟。在今年3月“国际服装品牌抵制新疆棉惹众怒”的风波中,BCI成为舆论焦点。去年,该组织决定停止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认证。《环球时报》近日从国家安全机关独家获悉,2020年2月,BCI总部邀请“美国维泰”介入新疆棉花供应链“强迫劳动”调查。然而,负责调查工作的“美国维泰”在华分支“维泰中国”相关项目组成员从未开展实地调查核证,所有资料均通过网络收集获得,调查报告大量引用反华组织精心制造的谎言,通过有罪推定方式形成非法证据。如此拼凑的所谓“调查结论”实际上是“美西方反华势力—BCI—美国维泰—维泰中国—BCI—美西方反华势力”的闭环行为,毫无真实性、客观性可言。

  拿到1.8万美元预算,素材全在网上找

  “美国维泰”的官网显示,该机构成立于1995年,自称是“独立的、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NGO)”,“为企业提供有助于消除劳工滥用的工具”。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2006年,“美国维泰”派中国籍员工姚文娟在深圳市成立商务咨询工作室,2009年,该工作室变更注册为“深圳市维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维泰中国”名义承担美国总部的全部对华业务。截至今年4月国家安全机关对“维泰中国”开展调查时,该公司已经建立20多人的运营团队,姚文娟是公司法定代表人。

  《环球时报》记者获悉,受BCI总部邀请介入新疆棉花供应链“强迫劳动”调查的“美国维泰”,将具体执行工作交给“维泰中国”,调查项目主题是《强迫劳动的风险分析报告》,“特别聚焦于新疆棉花生产中的强迫劳动问题”是主要内容。项目的研究计划和方法由姚文娟负责,报告由姚文娟、“美国维泰”总部的顾问和中国团队共同完成,相关预算表中特别备注:“报告没有具体格式,需要和BCI讨论。”

  该项目总预算是88200美元,其中“美国维泰”获得51950美元,“维泰中国”拿到18250美元,另有“组织利润”1.8万美元。《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的一份账单复印件显示,2020年4月至9月,“维泰中国”分4次将“BCI研究”项目报账单发给“美国维泰”总部,每次均为4562.5美元。同年,“美国维泰”总部分4次向“维泰中国”拨付了以上钱款。

  值得注意的是,“维泰中国”财务报销审核、日程安排等文件均没有BCI项目活动的有关记录,该公司没有人去过新疆开展实际调查,也未发现员工赴新疆差旅费报销凭证。参与调查报告项目的“维泰中国”员工张文(化名)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报告起草期间,她从未亲自前往新疆调查,收集到的资料均为公开信息。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