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第一省,为什么失速?

2024-11-22 4474 2
作者: 飞剑客 来源: 新潮沉思录

  近日,各地公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在所有省份中,我国第一省广东的实际增速排名倒数前三。与此相对应的是江苏势头正劲。于是网上又开始热议:第一省要易主。今天聊聊广东为什么失速。

  富广东,穷广东

  广东的不平衡发展,可以说是这个经济第一大省长久以来的最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自从70年代末改革开放起,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缘与制造业成本优势,广东成为体系内外资本的最大受益者,源源不断地吸纳着内陆地区的劳动力,正所谓“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不过,这句话更准确的含义是:“东西南北中,发财到珠三角”。

  在大多数语境里,广东就是珠三角,珠三角就是广东。

  这就是经济绝对优势携带的话语权对人下意识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繁荣不仅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还建立在复杂的财政和利益分配格局之上。这种格局让广东的不平衡发展从珠三角向外延展。

  作为广州的大后方,粤北在工业化初期曾扮演关键角色,但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由于发展条件和政策限制,这些区域逐渐边缘化。例如,河源和韶关因作为珠三角水源地,受到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限制,工业发展受阻,最终被定位为珠三角的“后花园”,发展潜力被封锁在较低水平。

  相比之下,粤东和粤西地区拥有相对更多的资源与发展条件。如湛江的港口条件和平原,潮汕的特区地位和侨乡经济基础,但因政策倾斜和内陆连接不足,在中国加入WTO后,珠三角凭借产业集群迅速发展,拉大了与粤东西北的经济差距。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2009-2015),试图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向粤东西北转移,但资本多流向江西、湖南等地,进一步压制了粤东西北的发展,使其沦为珠三角的经济腹地,成为中央与地方博弈中的输家。

  如今,整个非珠地区只占广东GDP约20%,差距有继续加剧的趋势;人均这块,非珠地区人均GDP比贵州省要低,倘若单独建省恐怕会在全国垫底。如果从深圳开车去湛江,经过广佛,肇庆,云浮,再到茂名,不到10小时的车程,沿途的风光,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到烟囱遍布的工业地带,穿过无数的山地隧道,最后抵达“菠萝的海”。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缩影,更生动地诠释中心到边缘的内涵。

  即便在珠三角内部,发展格局也十分不平衡,形成了明显的梯次。广深作为第一级梯次,靠着中心城市的金融和科技资源不断吸收利润,而佛山、东莞、惠州等作为“后厂”,则更多是制造业的附属。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沿海,就是依靠外企,广东10万家外企,苏州一个地级市3万家外企,随着外企逐渐撤离,会加速沿海衰落
0条回复
鬼才相信他们的GDP,他们的什么增长率。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