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中国“接力赛”必赢西方“拳击赛”
11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中国研究院主办的“共产党领导与国家治理:中越两国的经验”中越智库视频研讨会成功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王立华在会上作题为《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看国家治理经验》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立华】
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看国家治理经验
我主要讲三点:为什么、是什么、能不能。
一、为什么要制定第二个百年目标
道理很简单,有计划地安排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优势。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法克服全局上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给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灾难,未来社会应当有计划发展。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仅用几个五年计划,就把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为二战中战胜法西斯侵略,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由此成为人类社会的灯塔和落后国家发展的榜样。新中国成立后,渡过三年恢复时期,我们也开始制定五年计划,由此推动各项事业高速发展,取得了远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和成就,有计划的组织生产和发展一直延续至今。改革开放后,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有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坚持有计划,我们是公有制为主体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进入新时代,提出市场决定作用和政府更好作用,政府更好作用必须有计划,否则不可能发挥更好作用。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释成无条件地放任资本和市场,把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有计划彻底否定掉,是根本性的理论和方法的错乱,不能正确解释中国高速发展的原因。
制定百年奋斗目标,只是中国共产党计划体系的一部分。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千年伟业,要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才能最终实现和巩固;长期目标是百年战略,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达到;中期目标,是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可以达到的目标,如毛泽东时代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新时代提出的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短期目标是五年,制定五年计划和规划,现在已经到十四五规划;再短是年度目标,每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年度工作,分析面临形势,提出明年目标任务。还有一些阶段性、领域性和专题性的战略设计,如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所有这些,构成完整科学的计划规划体系,反映了当今世界国家治理的时代要求和先进理念。人类比动物的最大不同和最大优势,在于人类是个有目标、有计划的群体,但在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对立的私有制社会,很难做到整个国家和全社会的有计划,更不可能做到长远计划,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做到,而且一经实现就迸发出巨大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