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四害”没有任何意义?驳公知对毛泽东时代的污蔑


  这两天网络上都在刷屏最新一期的腾讯视频访谈节目《十三邀》的最后四分多钟片段。

  这期《十三邀》节目,许知远采访的对象是80年代因编辑出版“走向世界丛书”而名声大噪的出版人钟叔河。

  这期视频的最后,节目组安排了一个年轻人现场提问:

  “我想问一下锺嗲嗲,就是我会觉得这两年,我自己、还有好多我的朋友们好像都会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就面对一些事情或者是整个世界的变化,好多事情你觉得不对,但是好像又确实没什么对策……”

  这段提问已经成了3月份以来的网络小作文流行的话语范式,“一些事情”指的是什么,大家其实都是“秒懂”的,于是,钟叔河立即谈起了自己的“一个基本观点”:

  “我们有可以自傲的传统文明,所以它的保守性也是特别强,所以我们在走向全球文明会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而这个根本解决问题的还是要使所有人的思想现代化起来……就是回到最早一批走向世界的人的口号并没有过时,梁启超讲的要‘做新民’,提高全民的常识和情理。”

  然后,钟叔河就谈起了50年代后期的“除四害”(提到这名字的时候立刻引起许知远的冷笑):

  “朱正(出版人、钟的同事)和我两个在一起就说,这种作为全民运动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上班、大家都晚上不睡觉去捉蚊子、捉苍蝇,捉不完的。另外一个人就说,我们现在这些人如果有一半的人像我们这样的认识,这个运动自然没有了……我不可能去反对这个运动,我不动可以吧?我装病……全国人民都不干,自然就干不了。我们这里不仅是干而且他还更积极,领导讲消灭一个他还要消灭十个,有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现实。这有什么办法?就要尽力去启蒙。”

  笔者之所以要把这段对话辑录下来,就是因为这段对话折射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知识分子整天讲“启蒙”,自以为掌握了真理,自以为比普通人、比劳动人民更高明,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的!一旦缺乏这个能力,从真理走向谬误也不过就是一步之遥的事,讲历史就失于片面和主观,拿历史映照现实也就变得牛头不对马嘴,不过是误人子弟罢了。

  例如,钟叔河讲“除四害”运动,你可以反思这场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但讲“没有任何意义”,就完全是一种武断了。

  评价一段历史,你总得回顾一下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过程吧?这是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作为一个出版人,这样的严谨、求实精神应该是最基本的素质,然而笔者却没从钟叔河的这段对话里看出分毫。

  评价“除四害”运动是不是有意义,就必须考量这个运动发动的原因以及后果(成效)。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5条)

1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